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8-25 14:49: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 人们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深刻地反映时代变迁。图4是《魏晋汉人胡食(画像砖)》,有人据此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说明当时社会动荡,人们饮食不讲卫生 ②说明少数民族吸收了汉族文化
③说明汉族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 ④体现了当时民族融合的成果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孟德斯鸠说:“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这段言论揭示了
A.军功爵制打破了贵族的特权
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的界限
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参政机会
D.察举制有利于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可以看出这是说的科举制。科举制是依据考试的成绩的好坏选拔官吏的制度。为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故选C。A项是战国时期的选官制度;B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D项是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ABD三项是依据军功、门第和品德作为选官的标准,与材料不符。
考点:科举制
点评: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通过考试成绩授予官职。科举制的实行,一方面使得下层地主也有条件通过努力进入到上层,另一个方面也提高了官员的素质。这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到现在依然有指导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
A.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汉武帝贪财暴虐
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描述的现象,即历史上的“酎金夺爵”,结合这一事件的背景可知,汉武帝之所以以这一借口废列侯106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决汉朝遗留下来的王国问题。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点评: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部分权力;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图所反映的地方统治格局可能出现在哪一朝代?

A.西汉
B.秦朝
C.西周
D.北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地方政治制度的了解。根据所学,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并行制,宋代实行路、州、县制度。由图上可以看出,既有郡又有国,因此应为西汉时期,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他的许多政略举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发挥过积极作用。列举这些政略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率军灭陈,统一南北:开运河;创进士科;兴建东都和粮仓;修驰道;与日本、东南亚等国友好往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