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14:13:23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2、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于明代中叶完成地理大发现,开通了中欧直接贸易海路,中国制成品出口和贸易顺差迅猛增长,从英吉利海峡到东非沿岸,从美国切萨皮克海湾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出土文物和海底沉船中的中国瓷器、纺织品都在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中国古代手工业曾经有过的辉煌。由于……中国手工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方才逐渐削弱以至消失。?
——《中国制造业的“金牌”成色不足》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的制造业产值在世界上的比重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中国各年进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中国各年进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
? | 进口 | 出口 | ||||||||
? | 机器及大工具 | 原料及建筑用品 | 消费品原料 | 直接消费资料 | 合计 | 农 产 品 | 矿 产 品 | 手工 制品 | 机器 制品 | 合计 |
1893 | 0.6 | 7.8 | 13.0 | 78.6 | 100 | 15.6 | -- | 81.8 | 2.6 | 100 |
1910 | 1.5 | 16.1 | 17.0 | 65.4 | 100 | 39.1 | 0.7 | 41.4 | 18.8 | 100 |
1920 | 3.2 | 25.3 | 16.9 | 54.6 | 100 | 36.4 | 3.7 | 39.4 | 20.5 | 100 |
1930 | 3.7 | 23.2 | 17.3 | 55.8 | 100 | 45.1 | 4.6 | 30.6 | 19.7 | 100 |
3、判断题 “当明朝(1368~1636)闭关锁国,太平洋西岸一片寂寞的时候,从地中海沿岸孕育起来的世界商业大革命,正向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移动。世界由孤立趋向整体。”材料中的“商业大革命”的移动开始于(? )
A.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
D.第二次工业革命
4、判断题 “创造出一个个诸如工厂、车间那样的东西,这些东西都集中在城市里,来搞生产、流通、交换、分配、消费;不仅远离自然,还要把大自然作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包括森林、矿藏、木材、淡水,一直到整个自然的一切,乃至生物和动物,都作为我们征服的对象、战胜的对象,甚至是破坏和消灭的对象”。文中所指的文明类型是
[? ]
A、采集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后工业文明
5、判断题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
A.?晚清政府的自救?
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