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8-25 14:13: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 材料二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于明代中叶完成地理大发现,开通了中欧直接贸易海路,中国制成品出口和贸易顺差迅猛增长,从英吉利海峡到东非沿岸,从美国切萨皮克海湾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出土文物和海底沉船中的中国瓷器、纺织品都在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中国古代手工业曾经有过的辉煌。由于……中国手工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方才逐渐削弱以至消失。?
——《中国制造业的“金牌”成色不足》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的制造业产值在世界上的比重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中国各年进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中国各年进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

?
进口
出口
?
机器及大工具
原料及建筑用品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合计






手工
制品
机器
制品
合计
1893
0.6
7.8
13.0
78.6
100
15.6
--
81.8
2.6
100
1910
1.5
16.1
17.0
65.4
100
39.1
0.7
41.4
18.8
100
1920
3.2
25.3
16.9
54.6
100
36.4
3.7
39.4
20.5
100
1930
3.7
23.2
17.3
55.8
100
45.1
4.6
30.6
19.7
100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四?1998年中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到88.8%,出口额达1615.7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35.7倍,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6.2%,连续4年超过纺织品,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57.6%。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增长13.9%;机械及设备出口增长17.5%。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增长13.1%。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图示中代表中国和英国的分别是那一条?(2分)代表中国和英国的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10-1920年间中国进口的生产资料比重和出口的机器制品比重都有一定的增长反映了中国经济领域的怎样情况?(1分)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结合所学习的知识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3分)



3、判断题  “当明朝(1368~1636)闭关锁国,太平洋西岸一片寂寞的时候,从地中海沿岸孕育起来的世界商业大革命,正向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移动。世界由孤立趋向整体。”材料中的“商业大革命”的移动开始于(? )
A.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
D.第二次工业革命



4、判断题  “创造出一个个诸如工厂、车间那样的东西,这些东西都集中在城市里,来搞生产、流通、交换、分配、消费;不仅远离自然,还要把大自然作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包括森林、矿藏、木材、淡水,一直到整个自然的一切,乃至生物和动物,都作为我们征服的对象、战胜的对象,甚至是破坏和消灭的对象”。文中所指的文明类型是
[? ]
A、采集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后工业文明



5、判断题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
A.?晚清政府的自救?
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