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14:13:23
1、判断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C.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
D.英国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
材料二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三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四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交换”的重大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一条例的颁布对英国的直接影响。(4分)
(3)材料三、四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美洲的作物传到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文明区域间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欧洲的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的同时,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2)主要内容: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如果违反条例,其船只和货物都将被没收。直接影响:有利于英国海外航运业和贸易发展,并引发了英荷战争。
(3)材料三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材料四认为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文字主要强调的是以哥伦布为首开辟新航路的活动极大推动了世界各地不同物种和文化的交流,结合所学内容直接归纳出积极和消极影响即可。(2)从材料二中可以概括出《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即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如果违反条例,其船只和货物都将被没收;这对英国产生直接影响,即有利于英国海外航运业和贸易发展,并引发了英荷战争。(3)分别归纳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观点即可看出二者的不同之处,即材料三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以新航路的开辟为起点;材料四认为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以工业革命为起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应该包括( )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的开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
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依据“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分析,简而言之,政治上君主立宪制确立,圈地运动提供了资金与劳动力,海外市场的扩大提供是市场,这是工业革命产生的根本动力,故①②④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机器工厂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结果,并不是原因,故排除③。A项正确。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点评:解答本题须辨别工业革命的原因与结果,采用排除法。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归纳,特别须注意的是根本原因,理解市场的需求是工业革命技术革新的根本动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 ]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
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
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21年,英国在关于蒸汽机和火车头的法律中包含了关于防止污染的规定。
1847年,英国在关于自来水厂的供水法中对水的保护做出了规定。
1847年,英国通过了《都市改善法》。
1864年,美国制定《煤烟法》,1899年制定了《河流和港口法》和《废物法》,限制污染物的排放。
1876年,英国制定《河流污染防治法》。
19世纪的最后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200多项森林保护的法案。并于1891年通过了《森林保护法》,授权总统可以把林地划定为国家公园或水资源保护区。
1913年,英国国会通过《煤烟防治法》。
1955年,美国通过了《大气污染控制援助法》。
1956年,英国制定《大气净化法》。
1957年,联邦德国通过了《联邦水利法》。
1960年,英国国会通过《噪声防治法》。
1960年,美国国会通过《多重利用持续产生法》。
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自然保护区法》。
1965年,联邦德国通过了《空气净化措施法》和《建筑噪声控制法》。
1967年,日本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
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
1974年,英国制定了《污染控制法》。
……
——根据陈泉生《西方国家环境法的发展》和曲格平《中国与西方环境法的发展评述》编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环境立法产生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环境立法的发展特点。(12分)
(3)根据西方国家环境立法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与扩展;新的交通工具和工业部门的出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世界对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9分,任答3点即可)
(2)特点: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发展而不断加强;立法范围(或内容)不断扩大,由治理地面污染到防治空间污染;由治理污染到防止污染;由单一的治理环境到建立起自然保护区。(12分)
(3)认识: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或树立科学发展观)。(4分,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中所提到的“蒸汽机和火车头”、“《煤烟防治法》”、“《煤烟法》”、“《废物法》”、“《河流污染防治法》”等信息可以得出“工业革命的开展与扩展;新的交通工具和工业部门的出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结论,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世界对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
(2)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及相应的法律可以得知“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发展而不断加强”;由“《河流和港口法》”、“《河流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控制援助法》”、“《大气净化法》”、“《空气净化措施法》”等可以得知“立法范围(或内容)不断扩大,由治理地面污染到防治空间污染”;由“《都市改善法》”、“《煤烟法》”、“《大气净化法》”、“《河流污染防治法》”、“《煤烟防治法》”等可以得出“由治理污染到防止污染”;由“《河流和港口法》”、“《河流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控制援助法》”、“《大气净化法》”、“《空气净化措施法》”、“《多重利用持续产生法》”“《自然保护区法》”则可以看出“由单一的治理环境到建立起自然保护区”。
(3)由材料中的环境治理方面的法律可以得出西方国家是在出现环境污染之后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可以得出的认识就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继而可以得出启示性认识“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或树立科学发展观)”。答案不必拘泥于现有的答案,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