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13:58:46
1、选择题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他是比喻( )
A.人性生来就是恶的
B.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
C.环境与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D.治国应以礼教为主
2、判断题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句话的核心观点是?
[? ]
A.依法治国?
B.尊儒抑法?
C.儒法并用?
D.儒表法里
3、综合题 (10分)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二 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他在《焚书》卷一中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也。”
——百度·百科
材料三 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物质)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导致了大胆的反传统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学视为社会之典范的“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在“理”的存现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根据材料二,指出李贽对“理”的认识,并说明产生这一认识的经济因素。(6分)
(2)请用同时代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三中“导致了大胆的反传统结论”提供佐证。(4分)
4、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下列观点中,属于该思想流派的是( )
A.“兼相爱,交相利”
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选择题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B.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
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
D.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