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商业的发展》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7-08-25 13:36: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我国( 早期) 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引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
材料二:南京( 今河南商丘附近) 去汴河五里,河坝( 畔) ,谓之河市,五代十国( 国即北宋) 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 交通要道) 也。其盛非宋州可比。
——引自(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 ?
? ?图1 西汉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图2 唐朝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2)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从汉到唐,工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中国早期民族工业?

(3)材料四中民族工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域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1892年,著名的爱国侨领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1912年孙中山参观张裕葡萄酒集团,为其题词”。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葡萄酒大会上4种葡萄酒获金奖。
(4)1912—1918年张裕葡萄酒集团迅速发展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一个缩影,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民国初期获得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民国初期和新中国初期我国工业化发展各侧重于什么领域?概括指出这两个时期工业化发展较快的最主要的共同原因?这两个时期工业化发展后来又遭遇挫折,主要原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政治、军事的需要;商业发展的结果;交通要道人口聚集的结果。
(2 )由主要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发展。
(3)明代“机房”主要为手工劳动,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近代民族企业多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4)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的影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 )民国初年侧重轻工业,新中国初期侧重于重工业; 发展共同原因:政府支持鼓励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的推动 遭遇挫折的主要原因: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重新陷入萧条;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左倾错误的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我国的?
[? ]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从材料中看,“瓦”应该是
[? ]
A、药房
B、娱乐场所
C、贸易场所
D、旅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扬州工业产品主要有铜器、毡帽、丝织品、木器、药材、海味等。扬州铜器尤其是铜镜最为驰名。中宗时曾“令扬州造方丈镜,铸铜为桂树,金花银叶。帝每骑马自照,人马列并在镜中”。
材料二?扬州常节制淮南十一郡之地,自淮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地,十一路百州之迁徙贸易之人,往还皆出其下。舟车南北,日夜灌输京师者,居天下之七。
材料三?苏州地区棉纺织业发达。……所产紫花布、斜纹布等,都是质地精良的名品,吸引各地商贾贩鬻。……嘉定县罗店、安亭、外冈等市镇,大都是“商贾辏聚,贸易花布”的“巨镇”。……丝织业也是苏州重要的手工业部门。除设有官办的织染局等丝织机构外,大量的则是分布在民间的丝织业。……随着明代日趋衰落,而民间的丝织业日趋兴盛,代表了明代丝织业发展的主体。
材料四?嘉靖以后,苏州堪称天下第一雄郡。在周围长达40里的城区内,东部是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手工业区,西部是以商业为主的商贸区。在东区,“半城大约机户所居”,这里“比屋皆工织作”,“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构成了一个丝织商品生产的新天地。
——《中国运河文化史》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扬州经济的特色(2分)并分析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2分)
(2)苏州出现丝织商品生产“新天地”指的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三、四分析,为什么在明朝中后期苏州会出现这种“新天地”?(2分)
(3)?扬州和苏州的经济特色各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


参考答案:(1)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原因:地处运河和长江汇合处,事 水陆交通枢纽,事 江南物产的集散地。
(2)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原因:棉纺织业发达,大量 产品投放市场,出现了 闻名全国的商业市镇;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贸易发展较快;民间 纺织业兴盛,商品经济深入农村。
(3)扬州:唐朝封建经济繁荣;苏州:资本主义萌芽反映了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明政府明文规定:“贡船者,法所许,市舶之所司,乃贸易之公也;海商者,王法之所不许,市舶之所不经,乃贸易之所私也。”(邓钟《筹海重编》)以下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明政府全面禁止对外贸易
B.明政府严格限制官民对外贸易
C.明政府允许朝贡贸易,禁止民间对外贸易
D.明政府鼓励有组织的对外贸易,打击私自出海贸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再认再现能力,考点是朝贡贸易。(朝贡贸易:指海外诸国与明政府间进行的以朝贡为名的有限制的贸易),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海商者,王法之所不许,市舶之所不经,乃贸易之所私也”,体现的是禁止民间对外贸易。故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