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商业的发展》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8-25 13:36: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一:中央权威的丧失以及随之而来的分权和权力的地方化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把政治权力分到各镇治所,这意味着许多这样的城市成了地区性大都会——有大批富裕官户和从事服务行业的人的大规模行政中心。同时,在财政方面又给了各镇新的自由,此举意味着该镇的岁入被就地使用而不是上缴京师。……其中较重要的为长江中下游的成都、江陵以及扬州,这些商业繁荣和行业俱全的大城市成了地区中心,小城镇和地方集市网络在它们的郊区发展起来,其中有些网络还涌现在地方军戍守的镇的周围。到9世纪,以地区市场体系为基础的各级新的经济定居地开始在现存的各级行政中心旁边出现,从而使城市发展的过程呈现崭新的面貌。
城市化的总过程以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人口的普遍南移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而且工业和手工业也开始在长江流域发展起来。?——《剑桥中国史》
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末,“其时黄河决口,江苏北境竟成泽国,人民失业,无家可归者,无虑千万,咸来上海就食……上海在开埠以前,城市人口二十多万,到1949年,已超过500万。城区范围在开埠以前不到10平方公里……到1935年,航行在上海至汉口线的轮船为中国的招商局、三北轮埠公司、宁绍商轮公司的轮船共19艘……到20世纪30年代,长江沿江城市,东起上海,经南通、扬州、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汉口、岳阳、沙市、宜昌,西至重庆,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狭长工业带,……棉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是近代中国工业中最大的三个行业。抗日战争以前,长江沿江城市在这三个行业的产值在关内地区占将近一半。
到1936年,全国有本国资本的银行164家,其中总行设在沿江城市的有72家,占43.9%。上海是全国金融中心,是外资在华银行的集中地,也是本国资本银行最集中的地方。汉口是长江中游和中南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重庆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镇江、芜湖、九江、沙市则起着金融中转站的作用。
(1)据材料一分析唐朝长江中下游城市发展的原因和特点(10分)
(2)与材料一相比,近代长江中下游城市的发展原因有何异同?(10分)


参考答案:(1)、(10分)原因:中央集权的削弱和权力的地方化形成了地区性的中心城市;财政权的下放,促进了地方城镇的发展;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大城市的兴起;区域性大城市的形成带动了小城镇的出现。(8分)
特点:政策导向在城市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大城市和中小城镇全面发展。(任答一点给2分)
(2)、(10分)相同: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4分)
不同:列强在华开埠通商促进城市发展;航运业发达,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条件;近代工业和金融业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城市繁荣;(6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城市发展历程的相关知识点。(1)据材料一“中央权威的丧失...把政治权力分到各镇治所...在财政方面又给了各镇新的自由...商业繁荣和行业俱全的大城市成了地区中心,小城镇和地方集市网络在它们的郊区发展起来...以地区市场体系为基础的各级新的经济定居地开始在现存的各级行政中心旁边出现...人口的普遍南移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而且工业和手工业也开始在长江流域发展起来”可概括出唐朝长江中下游城市发展的原因有中央集权的削弱和权力的地方化形成了地区性的中心城市;财政权的下放,促进了地方城镇的发展;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推动了大城市的兴起;区域性大城市的形成带动了小城镇的出现,及其特点有政策导向在城市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大城市和中小城镇全面发展。(2)与材料一相比,近代长江中下游城市的发展原因有何异同先概括其相同点再分别说明其不同点。由材料“...人民失业...上海在开埠以前,城市人口二十多万,到1949年,已超过500万。城区范围在开埠以前不到10平方公里……到1935年,航行在上海至汉口线的轮船为中国的招商局、三北轮埠公司、宁绍商轮公司的轮船共19艘...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狭长工业带……棉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是近代中国工业中最大的三个行业...全国有本国资本的银行164家...也是本国资本银行最集中的地方...金融中转站的作用”可概括出其相同点是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不同点有列强在华开埠通商促进城市发展;航运业发达,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条件;近代工业和金融业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城市繁荣。紧扣时政热点,是道好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  )
A.街市
B.市镇
C.草市
D.夜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时间限定“宋代以前”以及“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可知,只有C项符合要求。A、D项出现于宋代城市里,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无关。B项是宋代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 ]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C、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D、旧式商贾与权贵的钱权结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北宋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夜市、草市、晓市开始出现;同时,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中国开始出现彩瓷是在元朝,元朝出现了青花瓷,故②错误,宋代时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官窑;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于明清时期,故④表述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宋代经济的发展被不少西方史学家称为“商业革命”。下列各项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
B.江南市镇的广泛兴起
C.都市中开始出现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
D.“市”分散于宅屋之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