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启蒙运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8-22 04:58: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B.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2、判断题  约翰·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这里说的“上帝”所指的实质意义是
[? ]
A.论证中世纪的“君权神授”的重要性
B.借用罗马教皇的权力否定君主专制
C.体现“天赋人权”的合理性
D.靠神的力量来保护人民的财产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二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想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人由于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和他试图取得的每一件事物的无限制的权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和他所有财产的所有权。……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内容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三中的“公民”的含义是什么?你对材料二中的“政治自由”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自然的自由”是什么含义?你怎样理解“社会契约”和材料三中内容的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英)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百科全书》的撰稿人之一毕封说 “大自然之所以能全面发展,所以能够达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样完善和辉煌,完全是靠了我们的双手。”他的这一论点的实质意义是
A.否定上帝创造世界的观点
B.揭示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
C.宣扬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
D.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