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4:31:42
1、选择题 中国古代主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该思想家辩证地看待“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等概念,符合道家朴素辩证法思想特征;C是道家思想,故选择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公元前6 世纪至公元前3 世纪处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
A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8分)对于历史上“民本思想”传统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反映了中国思想史、政治史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上古的君王)“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根据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材料四 (一)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五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什么呢?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张。(4分)这些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二,黄宗羲提出了什么思想?(2分)这一思想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2分)
(3)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据材料三、四,指出这一“质的飞跃”主要是指什么?(2分)从真正关注民生的角度看,新三民主义有哪些新发展?(2分)
(4)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解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与先秦“民本思想”和近代“三民主义”的民生观的最大不同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主张:孔子:以德治民;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任意2点,得4分)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每点2分,共4分)。
(2)思想: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2分)意义、影响: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近代反专制民主革命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1分,共2分)
(3)“质的飞跃”:明确反帝。(2分)新发展: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一点1分,共2分)
(4)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2分)
本题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解答本题应在理解“民本”含义的基础上,对应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有关思想。 我国传统的民本观念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其原意是指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其基本思想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民本思想的主张即可。至于其内涵从从君民共存和重视民意这个角度来组织概括。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由“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对于其现实意义可以从抨击君主专制这个角度作答,历史影响从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奠定思想理论基础作答。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民族:一是中国民族自求解放,明确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指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新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而这些新中最主要的新变化在于明确提出反帝。第二问结合新民生主义的内容回答即可。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是中共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与先秦“民本思想”和近代“三民主义”的民生观的最大不同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内涵;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奠能行”说明了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矛盾双方相生相克的辩证法思想,这符合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特征,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思想内涵与材料上述特征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所以A不合题意;汉代儒学是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所以B错误;汉代以后儒学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所以D也不符合题意。宋明理学是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概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