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4:19:36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 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4分)
材料二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独尊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2)材料二中的核心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2分)
材料三 理学,亦称为新儒学,又称为“道学”或“宋学”。所以称为理学,是因为两宋诸子所创建的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称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理学”是新儒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2分)
材料四 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4分)
参考答案:
(1)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4分)
(2)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2分)
(3)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经过改造的儒学,但仍以儒学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张扬孔孟传统。(2分)
(4)批判君主专制,倡扬民族气节;反对空谈性理,提倡学以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反对理学,建立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任答两点即可)(4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可以得出“百家争鸣”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根据“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 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这些信息可得出“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二中的核心主张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合所学可知,该思想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考生易错答为“使得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确立”,这不是政治方面的影响。
(3)根据“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可以得出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经过改造的儒学。根据“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可得出理学仍以儒学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张扬孔孟传统。
(4)根据“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可以得出批判君主专制,倡扬民族气节。根据“反对空谈性理”结合顾炎武的思想可以得出反对空谈性理,提倡学以致用。根据“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结合王夫之的思想可以得出反对理学,建立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结合黄宗羲的“工商皆本”学说可以得出重视工商业发展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的含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共同点包括
①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②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③彻底批判传统儒学的思想体系 ④主张彻底推翻封建统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三位民主思想家其思想的共同主张都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上的要求,都共同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对儒家思想中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重视工商业的发展,③④错在“彻底”上。故答案选择A项。
考点: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点评: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其思想的共同主张,(1)政治:反对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2)经济: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了“工商皆本”;(3)学术:主张“经世致用”;(4)思想: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儒学加以总结和改造,使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显学;汉代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阶段,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明末清初,出现了对儒家思想反思和批判的思源,因此,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故答案选择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点评:对儒家思想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孔子思想、儒学发展演变的历程、儒家思想主张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维护国家统一的影响上,多以史料、名人观点等切入,用非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朱熹强调:“修齐治平”。其反映的共同主张是( )
A.人本主义
B.经世致用
C.重道轻器
D.积极入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子路请教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致能认真谨慎地面对一切。”子路再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致能安顿四周的人。”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致能安顿所有的百姓。修养自己,以致能安顿所有的百姓,尧舜也会觉得这是很难做到的事啊!”而朱熹也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反映的是“经世致用的思想”。‘所以应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经世致用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问题强调是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的发展,即差异性,结合所学不难判断②项是明清之际新儒学的特征;④项是宋明理学和先秦儒学的共有特征,而非宋明理学的突出特征;①③两项是宋明理学的时代特征,符合题意要求,故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宋明理学的时代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