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4:07:47
1、判断题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西方文明。以下生活情景能够支持这一论点的是(? )
A.汤姆与工友们聚集在打麦场观看好莱坞大片
B.约翰通过互联网与同学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
C.杰克从巴黎坐飞机去纽约与父母欢度圣诞节
D.达官贵人与平民共挤一列火车前往曼彻斯特
2、判断题 公司来了,世界变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版权所有:
(1) 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醋精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 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晶介绍到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纺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4、判断题 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先后打败的主要对手,不包括(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法国
5、判断题 (36分)自由与平等是近代文明的两大价值。社会公正是自由和平等的调节器,通过公正实现二者的相对平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由主义是……把个人从阶级、社团或政府的约束中解放出来。
——据《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从19世纪以前英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指出自由主义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6分)
材料二?随着19世纪的逝去,自由主义同其他历史运动一样,在性质上起了明显的变化。……早期的古典的自由主义转为一种更加民主的自由主义。投票箱前的平等补充了法律面前的平等。
——据《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呈现的趋势,并分析促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举一例英国的相关
史实说明“投票箱前的平等补充了法律面前的平等”。(14分)
材料三?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把“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与“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并列为“四大自由”,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
——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罗斯福提出的“四大自由”中注入了什么新的元素?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自由与平等”的平衡?(8分)
材料四?在1981年2月18日,(美国总统)里根向国会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中,就提出了大规模减税的建议。……1983年4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削减一些社会保障项目。
——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材料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寻找自由与平等的最佳平衡点,是可以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必须做的。
——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
(4)结合材料三、四说明材料五的观点。(8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