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4:07:47
1、判断题 材料一:?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东欧;俄国,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值得玩味的。
材料二 : 为什么不是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大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
材料三 : 地缘是一个无可否认的原因。比利时的弗兰德尔与英伦岛隔海相望,此地就成为英国与大陆贸易往来的集散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为什么?
(2)材料二的描述的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三是否有矛盾?为什么?
参考答案:(1)工业革命的扩展。因为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时工业革命具有向宽广方向扩展的特性。(5分)
(2)北美资本主义发展快,美国独立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西葡的资本主义因素极少,北非根本不具备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5分)
(3)不矛盾。资本主义发展在地缘上会产生影响。但工业革命发生必须具备必要的前提条件。(5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和判断、比较能力。抓住信息词“工业化”可推出第一问的历史现象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展;第二问要透过现象分析其本质 ,从工业革命的必须 具备的条件着手分析;第三问要准确判断,要理解地理环境与工业革命产生之间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世界各民族历史逐渐融合为统一的人类历史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亚洲封建国家的繁荣
C.西欧新航路的开辟
D.中国四大发明的广泛传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限制条件“在世界各民族历史逐渐融合为统一的人类历史的过程中”由此可知,这是用全球史观来衡量历史的发展,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有分散走向整体的标志性时间新航路的开辟,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影响:
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新航路开辟的最重大影响。正是由于世界走向会合,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②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对欧洲的影响:引发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些学者评论某国“吃新大陆,而养肥的却是荷兰”,成为欧洲名副其实的“黄金的漏斗”。这里的“某国”最可能指的是 (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法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吃新大陆”可知,发现新大陆是哥伦布,而支持哥伦布探险的国家是西班牙,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现代世界体系
材料一:“16世纪的葡萄牙、17世纪的尼德兰(荷兰)或18世纪的英国在世界经济中根本没有霸权可言……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弗兰克《白银资本》
——《世界通史》
——《中国近代经济史》
参考答案:(1)材料二表明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体现了19世纪末,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拥有着对于世界的殖民霸权;
材料四则说明,19世纪的欧洲成为了现代世界经济体系的主导和中心;
总括而言,19世纪时,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逐渐发展成为了”现代世界体系“的主导力量和中心地位。
(2)“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观察右边的示意图。引起1760年以后图示棉花输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棉纺织业中手工工场大量建立
B.棉纺织业逐步采用大机器生产
C.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采用
D.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示意图显示1760年之后棉花输入大幅增加,这是因为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棉纺织业逐步采用大机器生产,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