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8-22 03:58: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  )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以法治国
D.克己复礼



2、选择题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据此回答题。1.明确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的思想家是2.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3.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5.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6.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E.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F.君主专制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G.商品经济的发展
H.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
I.批判宋明理学
G.批判重农抑商
批判君主专制
批判农工商皆本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的《日知录》
李贽的《续焚书》
王夫之的《船山遗书》
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
保持传统思想不变
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
压制其他思想发展



3、选择题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为根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于有一成不变之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家传统道德一脉相承
B.儒家思想止步于秦汉
C.中国传统文化一成不变
D.中国文化排斥其他文明



4、选择题  “承古萌新”是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其中“萌新”主要表现在(  )
①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②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
③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   ④西方科技著作传入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5、选择题   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都穆《听南纪谈》、(清)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反映了
A.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D.社会转型时期更需务实学风的支持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