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3:58:32
1、选择题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
2、综合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成人矣。”
——《论语·里仁》
材料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不仅充分论证了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状况,而且也清醒地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复杂的义利矛盾,提出了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统筹兼顾”的原则。
——《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义利观》
材料三:“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绝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
——1980年8月,邓小平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关于义利的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义利方面的相同思想。邓小平关于义利思想有哪些新发展?(6分)
(3)根据以上材料,简要评价三位人物思想的积极影响。(6分)
3、选择题 1988年,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下列主张反映“孔子的智慧”的是( )
① “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②“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③ “三人行必有我师” ④“兼爱”“非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选择题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四位皇帝描写正确的是( )
A.秦皇初创中央集权,地方行州郡县
B.汉武设中外朝制度,以儒术行大一统
C.宋太祖以三权分立原则分割军政财权
D.清圣祖以军机处提高行政效率
5、选择题 “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A.朱熹
B.程颐
C.王阳明
D.黄宗羲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