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3:45:19
1、判断题 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是
[? ]
A.孟子和苏格拉底
B.关汉卿和达尔文
C.王阳明和哥白尼
D.曹雪芹和孟德斯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思想具体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C.“兼爱”“非攻”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B项是孟子的思想观点,故选B。A项是荀子的观点,C项是墨子的观点,D项是韩非子的观点,均排除。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孟子的思想。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战国各家思想由于代表的利益不一样,观点也不是一样,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万历年间,出现“佃农所获,夕贸市廛”;“(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这反映了
①佃农有一定支配产品的权力
②佃农有较 大的生产自主权
③佃农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
④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加强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以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的主要信息是佃农将自己的收获物与市场发生联系,而不是生产的主动权问题,由此本题选C。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