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22 03:45: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 ]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他比喻
[? ]
A.人性生来就是恶的       
B.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
C.环境和教育对人成长很重要   
D.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当时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
(2)答案要点: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层的士人提出不同主张。
(3)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因为有利于增强诸侯国的实力,确保在争霸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顺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潮流。材料一的主张,因为儒家学说经过西汉董仲舒的发挥,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明清时期徽商和晋商崛起过程的相似点有()
①开始时以经营盐业致富
②经营范围或业务比较广泛
③都涉足金融领域
④都把买卖做到国外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①韩非子②孟子③黄宗羲④李贽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