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3:30:29
1、判断题 国家发改委、国家物价局等多次发布条文,要求商品销售要实行明码标价。这一行为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
[?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汉朝?
D.明清时期
2、判断题 (14分)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制度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社会制度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主要指的是社会制度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
——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材料三:浙江省温州地区三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年份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比上年 增长率 | 财政收入 (亿元) | 比上年 增长率 | 社会消费售 总额(亿元) | 比上年 增长率 |
1979 | 7.78 | 14.12% | 1.35 | 66.0% | 6.30 | 42.5% |
1993 | 44.53 | 8.7% | 18.68 | 54.4% | 92.51 | 36.3% |
3、判断题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4、判断题 清代《履园丛话》中“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次之,典当铺又次之”的思潮,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
A.国家重视农业
B.商人地位低下
C.海外贸易不发达
D.重农抑商的思想
5、判断题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