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主要经济政策》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8-22 03:30: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这样评价道:“直到清代,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项政制之绩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项政制是指(  )
A.盐铁官营
B.“贱商令”
C.闭关锁国
D.“海禁”政策



2、判断题  清代的蓝鼎元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他认为海禁政策
A.导致民生受困和社会的动荡
B.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
C.能加强沿海边防和肃清海盗
D.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3、判断题  (17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
——《明太祖实录》
“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口。”
——《清世祖实录》
材料二?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
《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
茶叶
生丝
1840年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1846年
7010
13220
1854年
14122
62896
1871年
1022159
126000
——整理自《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材料三?“近年来,全球贸易开始了新一轮竞争,面对这一系列变化,我们不主动对接,就面临再次入世的可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试验……这是顺应全球经济治理新秩序,主动对接国际规则的战略举措。先行先试国际经贸新规则新标准,推进中国的新一轮开放,提升中国经济转型速度和质量,这成为上海自贸区试验的重要使命。
——《人民日报》:上海自贸区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
(1)材料一反映了明清王朝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结合明清(鸦片战争前夕)时期的世界经济形势分析该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8分)
(2)材料二反映了1840年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动?结合所学分析指出造成这些变动的主要原因。(4分)
(3)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是如何逐步走向开放的?(3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政府成立上海自贸区以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2分)



4、判断题  封建政府进行赋税政策的调整或改革的出发点是要解决
①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②封建国家与农民的矛盾  ③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  ④政府财政危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18世纪20年代,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宾逊漂流记续集》中的鲁宾逊来到中国,以比较的方法描述中国见闻。认为中国的食品、城市、贸易、军队等等一切都不如欧洲。书中充斥着对中国的歧视、偏见和傲慢。同时法国也出现类似内容的小说。对此现象出现的背景理解正确的是
[? ]
A.工业革命后英、法对中国市场的需求?
B.由于中国被英法打败而形成的优越感?
C.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导致英、法对中国缺乏了解?
D.蒙古大军征服欧洲时留下的沉痛记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