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8 22:19:59
1、选择题 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为了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哪种反应物,主要采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A.同位素标记法
B.对比实验法
C.差速离心法
D.荧光标记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哪种反应物,主要采用的同位素标记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糖蛋白合成在核糖体中即可完成
B.乳酸菌、酵母菌、叶绿体都含有DNA、RNA和核糖体
C.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有含叶绿体
D.葡萄糖的分解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情形与下图中坐标曲线走势相符的是:
A.人体肌细胞中ATP生成量随氧分压的变化
B.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其后代连续自交若干代,后代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氧分压为0时,人体肌细胞可以发生无氧呼吸,产生少量的ATP,随着氧分压增加,细胞发生有氧呼吸产生ATP的量增加,超过一定氧分压,ATP的量不再增加,符合该曲线,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ATP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农田中一昼夜温度变化(Ⅰ)、光照强度变化(Ⅱ)、植物吸收CO2的变化(Ⅲ)的数量关系,下列错误的叙述是
A.Ⅲ与时间轴的交点c、e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a点的数值变化主要与夜间低温有关
C.从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至e点有机物合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Ⅲ为植物吸收CO2的变化曲线,植物体细胞内可以进行与CO2变化有关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两个过程,c、e两个交点CO2吸收量为0,实质是光合作用吸收CO2=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也即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a点时呼吸作用减弱,可能与此时环境温度降低抑制呼吸作用有关。曲线Ⅲ与横轴围成的正面积为光合作用净产量,所以,改善影响光合作用的条件的措施,有利于增大正面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
A.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酶
B.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C.防止氧气进入坛内
D.防止坛内蔬菜萎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制作泡菜的过程就是使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因此应防止氧气进入坛内,以免引起其他好氧细菌的繁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