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8 01:30:26
1、选择题 长颈鹿具有很长的颈可以啃食高处的树叶,该特性的形成是
A.长期啃食高处树叶的结果
B.环境变化的结果
C.定向变异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长颈鹿的祖先,脖子都还不是很长的时候,那时候因为变异的不定向性,有的个体脖子长些,有的短些。这个时候,如果遇上饥荒干旱的年代,食物和水不足的,那么树的树叶也不会很多,那么低矮处的树叶很快就被吃光了,这个时候只有脖子较长的才能吃到较高处的树叶,得以生存下来,而脖子短的被饿死了。因此在自然的条件下,具有长脖子形状的长颈鹿才能适应环境而活来下。不具备的被淘汰。形成了自然选择。这个,就是物竞天择,适着生存的由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基因型为AA、Aa、aa的一个种群后代,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是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A.这对等位基因中A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增加,而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下降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D.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现代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属于考纲分析推断层次。由题干信息中种群中生存能力是AA=Aa>aa,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中A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长期的选择过程中,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增加,而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下降;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A.18%,82%
B.36%,64%
C.57%,43%
D.92%,8%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杂合子AA中A基因和A基因各占一半,因此,在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的频率=纯合子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所以,A基因的基因频率=18%+1/2×78%=57%,A基因的基因频率=4%+1/2×78%=43%。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各项生物进化观点中,不是达尔文提出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B.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
C.种群中普遍存在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D.自然选择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进化论是以个体为基本单位的,故A错误。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故B正确。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故C正确。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用14C测定年代的原理是
A.14C / 12C在一个标本中是恒定的,这个比值反映了当时大气中的比值
B.14C /12C 在一个标本中随时间增加
C.14C / 12C在一个标本中随时间恒定减少
D.14C 可以恒定的速率衰变成12C。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古学的有关内容。元素的同位素衰变的半衰期是固定的,同种元素中同位素的含量有一个固定的比率,可以通过测量物品中某种元素同位素的含量,来确定该物体中的元素经过多长时间的衰变,从而知道年代。D正确。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