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的变异》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12-28 01:30: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B.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表达
D.害虫发生了定向突变,增强了抵抗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杀虫剂的使用并没有引起害虫发生变异产生抗药性,而是害虫本身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有的无抗药性,杀虫剂只是对害虫起了选择的作用,将抗药性强的个体保留下来,淘汰抗药性弱和不抗药的个体,这样通过代代地积累,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将上升,导致杀虫效果下降。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害虫抗药性为素材,考查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通过化石的研究表明,恐龙等生物曾在地球上生存过较长一段时期,但后来灭绝了,能够解释这些物种短暂生存的最充分理由是
A.这些物种不会发生变异
B.恐龙与环境斗争的结果使恐龙发生了变化
C.这些物种缺乏具有适应环境的可遗传的变异
D.环境变化导致这些物种的灭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选择的原材料,变异类型越多,则被生存环境选择出来的可能性就越大。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
B.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间不能再进行基因交流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D.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从而保留有利性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X表示变异、Y表示自然选择、Z表示隔离,这三者是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是两个物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自然选择过程中保存有利性状,淘汰不利性状,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图为载体,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A.13.2%  
B.5%
C.14%
D.9.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Xb的基因频率=(5%+1%×2+7%)/【(44%+5%+1%)×2+(43%+7%)】≈9.3%。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关于生物进化的问题,有多种理论解释,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是
A.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综合作用
B.突变、选择和生存斗争的综合作用
C.变异、选择和遗传的综合作用
D.变异、淘汰和遗传的综合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生物由于过度繁殖,各个体间因有限生活资源而进行着生存斗争,又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个体间存在差异性,其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是否有利,通过生存斗争使适者生存,从而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长的前肢和颈是经常伸长颈和前肢的结果是属于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所以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是变异、选择和遗传的综合作用,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考点:生物进化
点评:本题较简单,要求学生识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理解达尔文对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解释。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