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试题《基因工程的应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5-21 23:50: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子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 ]
A.单倍体
B.二倍体
C.多倍体
D.杂交种



2、选择题  下列有关育种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B.抗虫棉的培育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C.杂交育种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
D.诱变育种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3、连线题  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显性基因B可抑制显性基因A的表达,其生化机制如下图所示。请据此回答:


(1)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开白花的纯种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
(2)通过图解可知:基因A和基因B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实现对花色的控制的。
(3)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用开纯种白花植株设计杂交育种方案如下:
①.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
②.让F1植株自交获得F2;
③.从F2植株中选择开黄花的个体进行自交留种;
④.重复步骤③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4)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控制报春花花色遗传的两对基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_(填“是”或“否”)。
②.F2中开黄花与白花的植株之比为_______________;开黄花的植株自交,后代中开黄花的纯合子占全部F3植株的____________。
③.上述育种方案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题  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成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
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________倍体植物;
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5、连线题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右下图所示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 理论上有____株。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_________。
(2)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方法处理,由AaBb得到Ab个体;过程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其诱导多倍体产生的原理是_________。“过程⑤⑥”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_________。
(3)过程⑦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过程④是利用________技术达到育种目的的。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