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05:24:01
1、选择题 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依次是( )
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
B.氢键;氢键;极性键
C.氢键;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
D.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非极性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固态水中和液态水中含有氢键,当状态发生变化是氢键被破坏,但属于物理变化,共价键没有破坏。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为化学变化,破坏的是极性共价键,所以答案选B。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答题时注意氢键、分子间作用力以及共价键对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化学式中,能真实地表示物质一个分子的是……( )
A.CsCl
B.CO2
C.C4H10
D.SiO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能真实的表示物质一个分子,则该物质首先是分子晶体,排除A、D两个选项。对C,可以表示丁
烷,也可以表示异丁烷等。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2001年11月17日,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荷的氧离子制造出了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存在的证据。若该氧分子具有空间对称结构,则下列关于该氧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分子是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B.该物质与臭氧互为同素异形体
C.合成O4的反应属于核反应
D.该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乙烯的分子式:CH2=CH2
C.碳-12原子: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位于同一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已知:甲最外层电子数最少,丁氢化物水溶液是一种常见强酸,丙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两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甲<乙
B.最外层电子数:乙>丙
C.电解甲和丁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获得甲单质
D.丙的氧化物溶于甲的氧化物的水化物
参考答案: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位于同一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丙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两倍,若为第二周期元素,则丙为C,若为第三周期元素,则丙为Si;甲最外层电子数最少,则甲为Li或Na;丁氢化物水溶液是一种常见强酸,则为第二周期时,丁为N,其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为F时HF为弱酸,所以甲、乙、丙、丁四种元素在第三周期,甲为Na,乙为Mg或Al,丙为Si,丁为S或Cl,
A.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则原子半径为甲>乙,故A错误;
B.同周期从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在增大,则最外层电子数为乙<丙,故B错误;
C.电解甲和丁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得到金属对应的碱,电解熔融的化合物能得到单质,故C错误;
D.二氧化硅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丙的氧化物溶于甲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