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磷及其化合物》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四)

时间:2017-08-08 03:52: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Au+HNO3+3HCl===AuCl3+NO↑+2H2O
玻尔走后,纳粹分子窜进他的实验室,那瓶溶有金质奖章的溶液就在纳粹眼皮底下,纳粹分子却一无所知,多么高明的隐藏奖章的方法啊!德军战败后,玻尔回到自己的实验室,他从溶液中提取出金,重新铸成了诺贝尔奖章,新奖章显得更加光彩夺目。则下面所列方法中,你认为不能从溶有黄金的王水中提取出金的是________。
A.用铁置换
B.电解其水溶液
C.先蒸发水分后灼烧固体
D.渗析或过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给反应是一很重要的信息,它告诉我们黄金溶于过量的王水中,得到了HNO3、HCl和AuCl3的混合溶液。
A.用铁置换是可以的:3Fe+2AuCl3====3FeCl2+2Au
B.电解其水溶液也是可以的:阳极:2Cl--2e-====Cl2↑阴极:Au3++3e-====Au
C.先蒸发水分再灼烧固体也是可以的。水分蒸发后得AuCl3固体(酸性条件下蒸发,可不考虑AuCl3的水解),由2AgCl2Ag+Cl2↑,而Au不如银活泼推知,2AuCl32Au+3Cl2↑。AuCl3(aq)蒸发水解加剧,可得Au(OH)3、Au2O3固体、灼烧Au(OH)3变为Au2O3,Au2O3变为Au和O2,前面我们可由AlCl3溶液蒸干而推知,后者我们可由HgO受热分解而推知。
D.渗析和过滤都无法将其分开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若在某喷泉实验后,液面升高20cm,烧瓶内溶液密度为,烧瓶内水溶液产生的蒸气压为,试求烧瓶中残留气体的压强为多少Pa?(设外界大气压为


参考答案:9.7×104pa


本题解析:“喷泉”实验后,烧瓶内溶液的蒸气压、残留气体的压强同液面产生的压强之和应等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为,溶液蒸气压为,20cm处液面产生的压强为。设残留气体压强为P,则,故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14分)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Z的质子数之和与Y的质子数相等,Z的电子层数是X的电子层数的2倍。A、B、C、D、E、F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由上述三种元素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组成,其中A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D、E是两种酸,D的钠盐是一种致癌物质,F是一种单质,反应③④均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A的电子式为?,组成E的各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③??。
(4)A和E反应生成G,Z2Y是一种麻醉剂,由G在210℃分解生成,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常温下,G的水溶液的PH=5,则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


参考答案:

理科综合试卷·第1页(共16页)

?(1)?(1分)(2)(2分)?N >O> H?(1分)
(3)①?
?(各2分,共4分)
(4)? NH4NO3 N2O↑ + 2H2O?(2分)
(5)10-5mol/L? c(NO3-)>c(NH4+)>c(H+)>c(OH-) ?(各2分,共4分)


本题解析:A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A是氨气。D的钠盐是一种致癌物质,则D是亚硝酸,所以X、Y、Z分别是H、O、N。氨气能和氧气反应,所以F是氧气,B是NO,C是NO2,E是硝酸。
(1)氮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ⅤA,所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氨气中含有极性键,电子式为。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直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N >O> H 。

微生物

?(3)①是氨气的催化氧化,方程式为4NH3 + 5O2 ?4NO + 6H2O。③是氨气被氧化生成亚硝酸,方程式为2NH3 + 3O2 ="===" 2HNO2 + 2H2O 。(4)A和E反应生成G,则G是硝酸铵,Z2Y是N2O,所以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 NH4NO3 N2O↑ + 2H2O。
(5)硝酸铵溶于水水解显酸性,促进水的电离,所以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0-5mol/L。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O3-)>c(NH4+)>c(H+)>c(OH-)。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微型化学实验具有装置小巧,节约药品,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安全可靠,减少污染等特点,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NH3的催化氧化并检验反应生成的酸性物质的微型装置(图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微型酒精灯等均略去)。

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超出下列范围:
①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②4∶1氨水?③NaOH固体?④KClO3和MnO2的混合物?⑤蒸馏水⑥NH4HCO3固体?⑦6 mol·L-1 NaOH溶液?⑧0.5 mol·L-1 NaOH溶液?⑨酚酞试液?⑩碱石灰?11浓H2SO4?12CuO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微型叉形管中液态物质A是__________,固体物质B是__________。
(2)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混合物D是为了检验酸性物质的生成而放入的,其组成是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处球形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处的棉花应蘸取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4∶1的氨水(或②)? KClO3和MnO2的混合物(或④)
(2)4NH3+5O24NO+6H2O
(3)0.5 mol·L-1 NaOH溶液和酚酞试液(或⑧和⑨)?红色褪去
(4)防止液态物质D冲出
(5)6 mol·L-1 NaOH溶液(或⑦)? NO2+NO+2NaOH====2NaNO2+H2O


本题解析:(1)因为此装置是氨的催化氧化并检验反应生成的酸性物质的微型装置,所以A和B中一个是制O2的,一个是制氨气的,根据题目提示B为固态装置,所给试剂中只有④为制氧气的药品且为固态,所以B中是KClO3和MnO2,则A为制氨气的装置。因为A为液态物质,只能选试剂中的②,即4∶1的氨水(为使NH3更易逸出,加少量NaOH固体)。
(2)玻璃纤维起增大催化剂与NH3和O2混合气体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的作用。
(3)为检验生成的酸性气体,需在D中加入碱液和酚酞试液,为使现象更明显,应加入0.5 mol·L-1的NaOH溶液。需在D中加入0.5 mol·L-1的NaOH溶液和酚酞试液(混合液呈红色)。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最新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法可以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A.N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NO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
C.NO可以由N2和O2直接加热化合制得
D.NO不与NaOH溶液直接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NO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与O2结合,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N2和O2需要在放电条件下才能化合;NO是非酸性氧化物,不与碱反应。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