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磷及其化合物》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7-08-08 03:52: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如图1所示是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种简易装置。
(1)请简述检验它的气密性的方法?
(2)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气体时,可适用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用粗铁粒与16.9%稀硝酸反应制取NO气体并探究产物中铁的价态。请回答有关问题。

(3)已知16.9%稀硝酸的密度为1.10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用63%的硝酸配制16.9%稀硝酸500mL,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
(4)实验开始时,先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时,A装置的干燥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B装置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A装置中气体几乎无色时,打开止水夹b,关闭止水夹a,可用C装置收集NO气体。
(5)现有仪器和药品:试管和胶头滴管,0.1mol·L-1KSCN溶液、0.2mol·L-1酸性KMnO4溶液、0.1mol·L-1KI溶液、氯水等。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探究A装置烧杯里完全反应后含铁可能的价态,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操作
现象与结论
第一步
取少量液体装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
?
第二步
?
若溶液紫色褪去,则说明含有Fe2+;
若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不含Fe2+。
?


参考答案:(1)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处加水,使U形管两端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没有关闭止水夹不得分)(2分)
(2)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不需要加热(2分)
(3)2.95mol·L-1(2分,没单位不得分)?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分,各1分,其中500mL容量瓶只答容量瓶不给分)
(4)铁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干燥管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2分,只要答出红棕色气体即给2分)?吸收二氧化氮(2分)
(5)若溶液呈血红色,则说明含Fe3+,若不显血红色,证明没有Fe3+(1分)
取少量液体装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1分)


本题解析:(1)利用气体压强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处加水,使U形管两端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2)图1相当于简易启普发生器装置,可适用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状态为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不需要加热
(3)利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关系,得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ml·L-1×1.10 g·cm-3×16.9%/63g·mol-1=2.95mol·L-1,配制500ml的溶液还需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 )装置中存在空气,所以实验开始时看到A中铁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干燥管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B装置中液体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氮气体
(5)铁元素的价态一般为+2、+3,加入KSCN溶液,若有溶液呈血红色,则说明含Fe3+,若不显血红色,证明没有Fe3+;紫色溶液为高锰酸钾溶液,所以第二步中操作为取少量液体装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浓硝酸与下列物质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Cu(OH)2
B.Cu
C.木炭
D.FeO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浓HNO3在反应过程中得电子表现出氧化性,若有盐生成,则表现出酸性。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某气体a,胶头滴管中吸有少量液体b,当把溶液b挤进烧瓶后,打开止水夹不能形成“喷泉”的组合是

?
干燥气体a
液体b
A
NH3

B
HCl

C
CO2
NaOH溶液
D
Cl2
饱和食盐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研究其性质有重要意义。
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按如图装置,引发紫色石蕊溶液上喷,可以得到蓝色喷泉;A与浓H2SO4反应,放出无色气体C。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C,仍按下图装置,引发紫色石蕊溶液上喷,可以得到红色喷泉。

(1)写出A与浓NaOH溶液共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
?
(2)可用于除去B中水分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___;
收集气体C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发紫色石蕊溶液上喷的操作是?
(4)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两个烧瓶分别充满气体B和气体C,做喷泉实验后,水都充满烧瓶,两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分)(1)NH+OH-NH3↑+H2O (2)碱石灰向上排空气法
(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4)1:1


本题解析:(1)碱液能使石蕊试液显蓝色,则气体B应该是氨气,所以A应该是铵盐。A与浓H2SO4反应,放出无色气体C。且用无色气体C做喷泉实验可以得到红色喷泉,这说明C应该是氯化氢,所以A是氯化铵,则A与浓NaOH溶液共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是NH+OH-NH3↑+H2O。
(2)氨气是碱性气体,不能用酸性干燥剂,也不能用氯化钙,应该用碱石灰做干燥剂。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但氯化氢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所以收集氯化氢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3)引发紫色石蕊溶液上喷的操作是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4)在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氨气和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又因为水充满烧瓶,所以两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1的。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据报道,科研人员利用电子计算机模拟出类似C60的物质N60。试推测该物质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N60不易溶于水
B.稳定性弱于N2
C.熔点低于N2
D.相同物质的量时,N60的质量大于N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