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06 11:10: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12分)纳米ZnS具有独特的光电效应,在电学、磁学、光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以工业废渣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还含有Fe2O3、FeO、Cu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纳米ZnS的工业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FeO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将酸浸的尾气循环利用,加入的X气体可以是     
(3)流程中加入ZnO调pH的目的是                                   
(4)滤渣2中的成分是        
(5)已知ZnS的溶度积Ksp=1.6×10-24,溶液中Zn2+浓度为0.01mol·L-1,则溶液中S2—浓度大于     mol·L一1,才生成ZnS沉淀。
(6)试设计简单实验方案,判断所得ZnS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                 


参考答案:(1)3FeO+10H++NO3—=3Fe3++NO+5H2O   (2分)
(2)空气(或O2)                      (2分)
(3)除去溶液中的Fe3+                   (2分)
(4)Cu、Zn                            (2分)
(5)1.6×10—22                         (2分)
(6)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让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2分)


本题解析:(1)HNO3把FeO氧化为Fe3+,HNO3被还原为NO,配平可得离子方程式:3FeO+10H++NO3—=3Fe3++NO+5H2O
(2)NO与O2、H2O反应可生成HNO3,实现尾气循环利用,所以X气体为空气(或O2)。
(3)加入硝酸后,与Fe2O3、FeO反应生成Fe3+,流程中加入ZnO调pH可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所以加入ZnO调pH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Fe3+ 
(4)加入Zn后,Zn与Cu2+反应生成Cu,所以滤渣2中的成分是Cu、Zn
(5)c(S2?)= Ksp÷c(Zn2+)=1.6×10-24÷0.01=1.6×10—22mol?L?1,所以溶液中S2—浓度大于1.6×10—22mol?L?1,才生成ZnS沉淀。
(6)纳米级颗粒与水混合可形成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实验方案为: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让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流程的分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除杂、胶体的性质、Ksp的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碘水加到溴化钠溶液中:2 Br-+ I2=== 2I- + Br2
B.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2I-+ Cl2=== 2Cl-+ I2
C.氯气溶于水:Cl2+ H2O === 2H+ + Cl-+ ClO-
D.硝酸银溶液中滴加碘化钠溶液:Ag+ +  I- ===  AgI↓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而次氯酸属于弱酸,因此C选项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16分)氮及其化合物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应用:
(1)请写出实验室用Cu和稀硝酸反应制备NO的离子方程式:                  
(2)请设计实验,检验某可溶性固体物质中含有NH4+的操作、现象、结论:    
(3)实验室可用(NH4)2Cr2O7受热分解产生N2、Cr2O3和H2O来制备N2,请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有人发现重铬酸铵分解产物不仅含N2、Cr2O3和H2O,还含有NH3和O2,并指出伴随有显著的副反应发生:2(NH4)2Cr2O72Cr2O3+4NH3↑+2H2O+3O2↑;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并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了NH3和O2的存在(忽略空气中O2的干扰)。

限选试剂:Na2S溶液、Na2SO3溶液、FeSO4溶液;
限选仪器:试管、玻璃导管、漏斗、烧杯、胶头滴管
①图中试管口玻璃纤维的作用是                   
②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一种试剂和最佳的仪器补全该实验装置(在方框中画图并标注所选试剂);
③写出该法验证NH3和O2存在的实验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3Cu+8H++2NO3-===3Cu2++2NO↑+4H2O(2分);   (2)取少量待测固体(或先配制成浓溶液亦可)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浓的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试纸变蓝,则原溶液含有NH4+;(4分);

(3)(NH4)2Cr2O7Cr2O3+N2↑+4H2O(2分);(4)①缓冲气流,防止固体被气流带进入导管,堵塞导管(2分) ②如图所示(试剂和仪器各1分,共2分)③2NH3+2H2O+FeSO4=Fe(OH)2↓+(NH4)2SO4、4Fe(OH)2+O2+2H2O=4Fe(OH)3   (4分,每个反应2分,或总的反应:8NH3+10H2O+4FeSO4+O2=4Fe(OH)3↓+ 4(NH4)2SO4也同样给4分)。


本题解析:(1)Cu和稀硝酸反应制备NO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2)NH4+的检验通常是加强碱将其转化为NH3,再检验NH3,具体操作为:取少量待测固体(或先配制成浓溶液亦可)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浓的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试纸变蓝,则原溶液含有NH4+。(3)(NH4)2Cr2O7受热分解产生N2、Cr2O3和H2O,知道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则化学方程式为:(NH4)2Cr2O7Cr2O3+N2↑+4H2O。(4)①加热时固体物质可能下来堵塞导管,在气体检验时气体的流速均匀有利于实验的操作,故试管口玻璃纤维的作用是:缓冲气流,防止固体被气流带进入导管,堵塞导管。②要检验NH3和O2根据所提供的试剂最好选FeSO4溶液,实验现象明显,NH3溶于水使的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中FeSO4会生成Fe(OH)2,Fe(OH)2溶液被O2氧化生成红褐色的Fe(OH)3,有气体反应为了防止溶液倒吸,需要采取防倒吸的装置,则装置为:

③根据上述分析NH3和O2与Fe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2H2O+FeSO4=Fe(OH)2↓+(NH4)2SO4;4Fe(OH)2+O2+2H2O=4Fe(OH)3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检验试剂的选择、实验装置的绘制。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32-+H2O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2Al+6OH-=2AlO2-+3H2
C.用FeCl3溶液腐蚀铜电路板:2Fe3++Cu=2Fe2++Cu2+
D.纯碱溶液中滴入醋酸:CO32-+2H+=H2O+CO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错,反应后有碳酸钙白色沉淀生成;B错,电荷不守恒,正确为2Al+2H2O+2OH-=2AlO2—+3H2;C正确;D错,醋酸为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金属钠与水反应:Na +2H2O=Na++2OH-+ H2↑
B.金属铝投入NaOH溶液中:Al+2OH-=AlO2-+H2↑
C.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Fe + 4H+ + NO3- = Fe3+ + NO↑ + 2H2O
D.FeCl2酸性溶液放在空气中变质:4Fe2+ + 4H+ + O2 = 4Fe3+ + 2H2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金属钠与水反应:2Na +2H2O=2Na++2OH-+ H2↑,故A错误;金属铝投入NaOH溶液中:
2Al+2OH-+2H2O=2AlO2-+3H2↑,故B错误;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生成Fe2+,故C错误;FeCl2酸性溶液放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Fe3+,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