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1 01:46:21
1、选择题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烧瓶
C.容量瓶
D.玻璃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烧瓶是不需要的,其余选项都是需要的,答案选B
点评: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一般需要的仪器是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和胶头滴管等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倾析法分离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
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C.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D.一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应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的金属钠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B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氨气,能够防止倒吸
C.以NH4Cl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制备少量NH3
D.装置④ a口进气可收集Cl2、NO2等气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蒸馏装置用于分离互溶的液体,错误;B、水层在下层,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防倒吸,错误;C、氯化铵分解得氨气和氯化氢气体,遇冷又结合成氯化铵,错误;D、Cl2、N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0分)下图是做过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实验完成后烧瓶里的空间被分为两个部分:A和B,请根据实验内容按要求填空:
(1)A中的主要成分是?;
(2)B中溶液即为氨水,把酚酞滴入氨水中,溶液显?色,是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试剂的滴加顺序不同,有时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①把氨水滴入Al2(SO4)3溶液中,②把Al2(SO4)3溶液滴入氨水中,?①、②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填“相同”或“不同”),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4)把氨水滴加到FeSO4溶液中的现象为?
?。
参考答案:(7分)(1)空气或N2、O2;(2)红色, NH3·H2ONH4+ + OH-[
(3)① Al2(SO4)3+6NH3·H2O + 6H2O=2Al(OH)3↓+3(NH4)2SO4
②Al3++3NH3·H2O =Al(OH)3↓+3NH4+
(4)先生成白色沉淀,让后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的的失败原因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①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
②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制乙烯
③验证某RX是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后,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褐色沉淀
④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
⑤检验淀粉是否水解时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银氨溶液后未析出银镜?
A.①④⑤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试剂选错,应用浓硫酸;②反应温度错误,应加热到170℃;③缺少用硝酸中和氢氧化钠步骤,导致实验失败;④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后,应加热煮沸;⑤银镜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缺少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的步骤,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