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具有漂白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 是因为HClO的氧化性比H2SO4强,能够把SO2氧化为H2SO4。错误。B.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是由于加热时在金属表面产生了熔点高于铝的氧化铝,包裹在熔化的Al的外边,是其不至于滴落。正确。C.稀、浓硝酸分别与铜反应,还原产物分别为NO和NO2,是浓硝酸氧化性比稀硝酸强,它把NO又氧化为NO2。错误。D.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是由于发生反应Br2+2H2O+SO2= SO42-+4H++2Br-,这是SO2的还原性。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化学实验后,发现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含锰元素的化合物都能和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锰化合物的还原产物都是MnCl2(如:K2MnO4+8HCl= MnCl2+2Cl2↑+2KCl+4H2O)。他们又进行了以下一些有关定量的实验,按要求填空或计算(气体体积都折合成标准状况): (1)称取了31.6gKMnO4粉末,放在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另取31.6gKMnO4粉末和足量盐酸反应,收集到气体体积是?。 (2)将31.6gKMnO4粉末加热一段时间,收集到1.12L气体后停止加热,冷却后放入足量的浓盐酸再加热,又收集到气体体积是?。 (3)将a molKMnO4粉末加热一段时间,收集到V1L气体后停止加热,冷却后放入足量的浓盐酸再加热反应充分后,又收集到气体体积V2L。则V2=? (用a、V1表达)。
参考答案:(1)11.2L(2分);5.6L(2分)(2)8.96L(2分)(3)V2=56a —2V1(2分)
本题解析: (1)?2KMnO4====K2MnO4+MnO2+O2↑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直接代入计算即得,很容易。 (2)?将31.6gKMnO4粉末加热一段时间,收集到1.12L气体肯定是氧气,后停止加热,冷却后放入足量的浓盐酸再加热,又收集到气体体积是氯气,如列方程式计算很容易出错,我们可以用得失电子守恒来算:生成1.12L氧气失4×0.05mole,假设生成XmolCl2,则失去2×Xmole,而KMnO4最终生成Mn2+得到5 ×0.2=1mole,0.2+2X=1,X=0.4,即8.96L (3)?还是用得失电子守恒来算:将a molKMnO4粉末加热一段时间,收集到V1L气体肯定是氧气,后停止加热,冷却后放入足量的浓盐酸再加热反应充分后,又收集到气体体积V2L肯定是氯气。则V1/22.4×4+ V2/22.4×2=5 a, V2=56a —2V1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SO2和Cl2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A中的反应为2KMnO4+16HCl(浓) ="=" 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的氧化剂是?,生成71 g Cl2转移的电子是?mol。 装置C中生成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中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3)打开A、C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待反应完全后,小组同学又继续如下实验。 ①甲同学取适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甲同学由此认为SO2和Cl2发生了反应,理由是该反应中生成了?(填离子符号)。 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认为A中生成的Cl2中混有杂质,应该在装置A、B间增加一个然后再按甲同学的方法即可得到正确结论。 乙同学认为Cl2中混有的杂质是?,洗气瓶中盛有试剂的名称是?。 ③ 丙同学则认为甲、乙两位同学的结论均不合理。丙同学取适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溶液X,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得出结论,即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可以发生反应。溶液X是?(填选项序号)。 A.BaCl2溶液 ?B.Ba (OH)2溶液?C.Ba (NO3)2溶液?D.品红溶液 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参考答案:(1)KMnO4?2? Na2SO3+H2SO4== Na2SO4+ SO2↑+ H2O (2)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3)①Cl—?②HCl?饱和食盐水?③A B? SO2+ Cl2+ 2H2O == 2HCl+H2SO4
本题解析:(1)在该反应中HCl中的Cl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一部分变为Cl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作还原剂,被氧化,另一部分化合价没有变化,只提供酸根离子,用来结合成盐。KMnO4?中的Mn化合价为+7价,反应后变为MnCl2的+2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作氧化剂,被还原。每产生5molCl2,转移电子10mol。生成71 g Cl2即1mol,转移的电子是2mol。装置C是制取SO2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3+H2SO4== Na2SO4+ SO2↑+ H2O。(2)Cl2、SO2都是有毒的气体,都会造成大气污染。由于都会与NaOH发生反应,所以装置B中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3)①SO2和Cl2在装置B中发生反应SO2+ Cl2+ 2H2O == 2HCl+H2SO4,当加入AgNO3溶液时发生:HCl+ AgNO3="AgCl↓+" HNO3.溶液中含有Cl-离子。②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乙同学认为Cl2中混有的杂质是HCl气体。除去Cl2中混有的杂质是HCl气体的方法是在洗气瓶中盛有试剂饱和食盐水。③BaCl2+ H2SO4=BaSO4↓+2HCl;? Ba (OH)2+ H2SO4=BaSO4↓+ 2H2O?溶液X是AB 。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 Cl2+ 2H2O == 2HCl+H2SO4。2与Cl2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性质、成分检验及尾气处理等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6分)氯气可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也可在浓溶液条件下与石灰石反应生成较浓的HClO溶液。 Ⅰ.甲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氯气制少量漂白粉(如图所示):
? (1)A仪器的名称是?,所盛试剂是?。 (2)此实验结果所得Ca(ClO)2产率太低。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型管中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了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此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写出另一个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避免此副反应发生,可在BC之间加多一个装置,请在答题卷的方框中画出该装置,并标明所用的试剂。 Ⅱ. 乙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 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如图所示),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请回答: (3)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漂白性增强的原因是?。 (4)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②的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2、HClO外,还含有?。
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 (2分)浓盐酸 (2分) (2)将U型管置于冷水浴中(2分)? 6Cl2+6Ca(OH)2 =Ca(ClO3)2+5CaCl2+6H2O(2分) 2HCl+Ca(OH)2 =CaCl2+ 2H2O?(2分)? (2分) (3)CaCO3消耗了氯水中的 HCl, 使 Cl2+H2O HCl+HClO 平衡向右移动, HClO 浓度增大(2分)?(4)Ca(HCO3)2( 写名称正确同样得分 )(2分)
本题解析:(1)根据仪器构造特点可知,A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实验室制取氯气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因此A中所盛试剂是浓盐酸。 (2)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还有氯化钙生成,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l2+6Ca(OH)2 =Ca(ClO3)2+5CaCl2+6H2O,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用冰水或冷水冷却即可;? ②置中无氯气的除杂装置,挥发出的氯化氢会和氢氧化钙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OH)2=CaCl2+2H2O;要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可以将气体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装置如图所示: 。 (3)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与碳酸钙不反应,但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即CaCO3消耗了氯水中的 HCl,使Cl2+H2O HCl+HClO 平衡向右移动,HClO 浓度增大,因此漂白性增强。 (4)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这说明反应中还有碳酸氢钙生成,Ca(HCO3)2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