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1 00:12:18
1、填空题 用下列:①H2O?②H2O2?③Ba(OH)2?④Na2O2?⑤Cl2?⑥Ar?⑦CO2?等物质填空。(填序号)
(1) 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是 ?
(2) 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是
(3) 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4) 共价化合物有
(5) 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
2、选择题 下列关于配位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配位化合物中必定存在配位键
B.配位化合物中只有配位键
C.[Cu(H2O)4]2+中的Cu2+提供空轨道,H2O中的O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两者结合形成配位键
D.配位化合物在半导体等尖端技术、医学科学、催化反应和材料化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3、选择题 在298K时,2SO2(g)+O2(g) 2SO3(g) ΔH=-197 kJ·mol-1,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密闭真空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 向另一个同体积的密闭真空容器中通入1molSO2和0.5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ΔH = +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 =" -" 57.3kJ/mol,若将含1molCH3COOH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为:2H2(g)+O2(g)=2H2O(l)ΔH = —285.8kJ/mol
5、填空题 (16分)原高中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 NaHCO3或 Na2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HCO3或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现象如下:
(1)两支试管均产生大量气体,盛?的试管中气体产生较快,盛?的试管中气球变得更大;
(2)甲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O3粉末的试管变冷,而盛Na2CO3的试管温度有升高。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状态如何,NaHCO3和HCl反应为吸热反应,而Na2CO3和HCl反应为放热反应。甲同学写出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其中“aq”代表水合或无限稀释的含义):
HCO3—(aq)+ H+(aq) ="===" H2O(l)+ CO2(g)? △H>0
CO32—(aq)+ 2H+(aq) ="===" H2O(l)+ CO2(g)? △H<0
甲下结论的方法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3)为研究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乙同学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每次实验各做3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序号 | 试剂1 | 试剂2 | 混合 前温度 | 混合后最高 或最低温度 |
① | 35mL水 | 2.5g NaHCO3固体 | 20℃ | 18.5℃ |
② | 35mL水 | 3.2 Na2CO3固体 | 20℃ | 24.3℃ |
③ | 35mL稀盐酸 | 含2.5g NaHCO3的饱和溶液32.5mL | 20℃ | 19℃ |
④ | 35mL稀盐酸 | 含3.2g Na2CO3的饱和溶液23.1mL+10ml水 | 20℃ | 24.2℃ |
⑤ | 35mL稀盐酸 | 2.5gNaHCO3固体 | 20℃ | 16.2℃ |
⑥ | 35mL稀盐酸 | 3.2g Na2CO3固体 | 20℃ | 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