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气体的净化、干燥、吸收与收集》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7-31 23:53: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11分)为了探究Cl2、SO2同时通入H2O中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A产生的气体是??
(2)为验证通入D装置中的气体是Cl2过量还是SO2过量,某小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
① 氯化铁溶液? ② 氯化亚铁溶液? ③ 硫氰化钾溶液?
④ 苯酚溶液? ⑤ 品红溶液? ⑥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I :若Cl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再加入?(选填一个序号)试剂,实验现象是:?
II : 若SO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实验现象是:?
(3)另一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SO2和Cl2的性质。

①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②若装置B中装有5.0 mL 1.0mol/L碘水,当通入足量Cl2完全反应后,共转移了5.0×10-2mol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由元素S和O组成-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4∶3;当Cl2与含X的溶液完全反应后,有浅黄色沉淀产生,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Cl2与含X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方法不能用于实验室制氨气的是(?)
A.将烧杯中的浓氨水加热
B.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
C.在烧瓶中将氢氧化钠浓溶液和氯化铵溶液混合加热
D.直接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氯化铵加热分解得到氨气和HCl,在试管口又重新结合生成氯化铵。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已知乙醇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Cl2·6C2H5OH。有关的有机试剂的沸点如下:CH3COOC2H5为77.1℃;C2H5OH为78.3℃;C2H5OC2H5(乙醚)为34.5℃;CH3COOH为118℃。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粗产品的步骤如下:在蒸馏烧瓶内将过量的乙醇与少量浓硫酸混合,然后经分液漏斗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由上面的实验可得到含有乙醇、乙醚、醋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1)反应中加入的乙醇是过量的,其目的是?
(2)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的目的是?
将粗产品再经下列步骤精制:
(3)为除去其中的醋酸,可向产品中加入?(填字母)。
A.无水乙醇? B.碳酸钠粉末? C.无水醋酸钠
(4)再向其中加入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分离,其目的是?
(5)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无水硫酸铜,振荡,其目的是?。最后,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液体加入另一干燥的蒸馏瓶内,再蒸馏,弃去低沸点馏分,收集沸点在76℃~78℃之间的馏分即得纯净的乙酸乙酯。


参考答案:(1)增大反应物乙醇的浓度,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
(2)增加醋酸浓度,减小生成物乙酸乙酯的浓度,有利于酯化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
(3)B
(4)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醇
(5)除去粗产品中的水


本题解析:(1)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乙醇的浓度,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
(2)乙酸乙酯、乙醇、乙醚的沸点较低,边加醋酸边蒸馏,目的使产品蒸出,减小乙酸乙酯的浓度,同时增大醋酸的浓度,使平衡正向进行;
(3)乙酸乙酯不溶于水,醋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醋酸钠、水、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溶于水的物质在下层,不溶于水的乙酸乙酯在上层,分液可使混合物分离,因此除去产品中的醋酸,应选择碳酸钠溶液,答案选B;
(4)粗产品中仍含有乙醇、乙醚、水,其中乙醇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Cl2·6C2H5OH,所以加入饱和的氯化钙溶液,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醇;
(5)无水硫酸铜与水结合生成蓝色的CuSO4·5H2O,所以加入无水硫酸铜,振荡,其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然后蒸馏可得乙酸乙酯。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并检验乙?酸?乙?酯中是否含有乙酸杂质(铁架台、夹子等支撑仪器省略)。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1℃,乙醇沸点为78.4℃,乙酸的沸点为118℃。请根据要求填空:

⑴写出实验室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制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使反应物充分反应,以下措施中正确的是?(填写对应序号)。
①先小火温热,再慢慢升温至微沸状态?②先大火加热至沸腾状态,并持续加热保持沸腾状态?③使用稀硫酸作催化剂?④作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⑶如果单孔塞上的导管短一些,对乙酸乙酯的收集有何影响,简述原因。
答:?
⑷A同学将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滴入含有少量酚酞的NaOH溶液中并在水浴中温热,发现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由此得出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答:?
⑸B同学将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滴入饱和NaHCO3溶液中,观察到有少量气泡产生,可得出的结论是?,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⑹C同学将收集到的乙酸乙酯缓缓滴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无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乙酸乙酯中不含乙酸的结论。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评价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
我的评价是:?


参考答案:⑴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⑵①④
⑶使乙酸乙酯得不到充分的冷凝而使收集量减少,导管要足夠长才能确保产物得到充分冷凝。
⑷不正确。因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生成的乙酸也可中和NaOH从而使酚酞褪色,故酚酞褪色不能肯定是含有乙酸造成的。
⑸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 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⑹该结论不正确。因乙酸和Na2CO3反应首先生成NaHCO3而不放出气泡,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乙酸才与NaHCO3反应产生气泡(CO2),所以,没有气泡产生,并不能说明其中不含有乙酸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计入顺序操作是?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② ?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 ,其作用是?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参考答案:(1) 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2分)
(如在试管a中最先加入浓硫酸,此题得0分)
(2) 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2分)
(3) ①加快反应速率?(2分)
②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2分)
(4) 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2分)
(5) 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2分)


本题解析:(1)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乙酸易挥发,冷却后再加入乙酸,
故答案为: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
(2)液体乙酸乙醇沸点低,加热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故答案为: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3)实验中加热试管,反应的温度高,反应速度快,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温度高,乙酸乙酯的沸点低,易挥发,所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利于生成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加快反应速率;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
(5)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小,所以在碳酸钠溶液层上方有无色油状液体出现,故答案为: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备,解答时须注意酯化反应的原理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