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23:53:56
1、实验题 (11分)为了探究Cl2、SO2同时通入H2O中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A产生的气体是??;
(2)为验证通入D装置中的气体是Cl2过量还是SO2过量,某小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
① 氯化铁溶液? ② 氯化亚铁溶液? ③ 硫氰化钾溶液?
④ 苯酚溶液? ⑤ 品红溶液? ⑥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I :若Cl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再加入?(选填一个序号)试剂,实验现象是:?;
II : 若SO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实验现象是:?;
(3)另一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SO2和Cl2的性质。
①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②若装置B中装有5.0 mL 1.0mol/L碘水,当通入足量Cl2完全反应后,共转移了5.0×10-2mol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由元素S和O组成-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4∶3;当Cl2与含X的溶液完全反应后,有浅黄色沉淀产生,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Cl2与含X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方法不能用于实验室制氨气的是(?)
A.将烧杯中的浓氨水加热
B.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
C.在烧瓶中将氢氧化钠浓溶液和氯化铵溶液混合加热
D.直接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氯化铵加热分解得到氨气和HCl,在试管口又重新结合生成氯化铵。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已知乙醇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Cl2·6C2H5OH。有关的有机试剂的沸点如下:CH3COOC2H5为77.1℃;C2H5OH为78.3℃;C2H5OC2H5(乙醚)为34.5℃;CH3COOH为118℃。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粗产品的步骤如下:在蒸馏烧瓶内将过量的乙醇与少量浓硫酸混合,然后经分液漏斗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由上面的实验可得到含有乙醇、乙醚、醋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1)反应中加入的乙醇是过量的,其目的是?。
(2)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的目的是?。
将粗产品再经下列步骤精制:
(3)为除去其中的醋酸,可向产品中加入?(填字母)。
A.无水乙醇? B.碳酸钠粉末? C.无水醋酸钠
(4)再向其中加入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分离,其目的是?。
(5)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无水硫酸铜,振荡,其目的是?。最后,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液体加入另一干燥的蒸馏瓶内,再蒸馏,弃去低沸点馏分,收集沸点在76℃~78℃之间的馏分即得纯净的乙酸乙酯。
参考答案:(1)增大反应物乙醇的浓度,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
(2)增加醋酸浓度,减小生成物乙酸乙酯的浓度,有利于酯化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
(3)B
(4)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醇
(5)除去粗产品中的水
本题解析:(1)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乙醇的浓度,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
(2)乙酸乙酯、乙醇、乙醚的沸点较低,边加醋酸边蒸馏,目的使产品蒸出,减小乙酸乙酯的浓度,同时增大醋酸的浓度,使平衡正向进行;
(3)乙酸乙酯不溶于水,醋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醋酸钠、水、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溶于水的物质在下层,不溶于水的乙酸乙酯在上层,分液可使混合物分离,因此除去产品中的醋酸,应选择碳酸钠溶液,答案选B;
(4)粗产品中仍含有乙醇、乙醚、水,其中乙醇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Cl2·6C2H5OH,所以加入饱和的氯化钙溶液,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醇;
(5)无水硫酸铜与水结合生成蓝色的CuSO4·5H2O,所以加入无水硫酸铜,振荡,其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然后蒸馏可得乙酸乙酯。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并检验乙?酸?乙?酯中是否含有乙酸杂质(铁架台、夹子等支撑仪器省略)。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1℃,乙醇沸点为78.4℃,乙酸的沸点为118℃。请根据要求填空:
⑴写出实验室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制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使反应物充分反应,以下措施中正确的是?(填写对应序号)。
①先小火温热,再慢慢升温至微沸状态?②先大火加热至沸腾状态,并持续加热保持沸腾状态?③使用稀硫酸作催化剂?④作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⑶如果单孔塞上的导管短一些,对乙酸乙酯的收集有何影响,简述原因。
答:?。
⑷A同学将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滴入含有少量酚酞的NaOH溶液中并在水浴中温热,发现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由此得出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答:?。
⑸B同学将收集到的乙酸乙酯滴入饱和NaHCO3溶液中,观察到有少量气泡产生,可得出的结论是?,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⑹C同学将收集到的乙酸乙酯缓缓滴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无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乙酸乙酯中不含乙酸的结论。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评价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
我的评价是:?。
参考答案:⑴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⑵①④
⑶使乙酸乙酯得不到充分的冷凝而使收集量减少,导管要足夠长才能确保产物得到充分冷凝。
⑷不正确。因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生成的乙酸也可中和NaOH从而使酚酞褪色,故酚酞褪色不能肯定是含有乙酸造成的。
⑸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 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⑹该结论不正确。因乙酸和Na2CO3反应首先生成NaHCO3而不放出气泡,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乙酸才与NaHCO3反应产生气泡(CO2),所以,没有气泡产生,并不能说明其中不含有乙酸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计入顺序操作是?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 ??② ?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 ,其作用是?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参考答案:(1) 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2分)
(如在试管a中最先加入浓硫酸,此题得0分)
(2) 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2分)
(3) ①加快反应速率?(2分)
②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2分)
(4) 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2分)
(5) 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2分)
本题解析:(1)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乙酸易挥发,冷却后再加入乙酸,
故答案为: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
(2)液体乙酸乙醇沸点低,加热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故答案为: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3)实验中加热试管,反应的温度高,反应速度快,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温度高,乙酸乙酯的沸点低,易挥发,所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利于生成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加快反应速率;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
(5)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小,所以在碳酸钠溶液层上方有无色油状液体出现,故答案为: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备,解答时须注意酯化反应的原理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