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23:38:11
1、选择题 有等体积、c(H+)浓度相同的H2SO4、HCl、CH3COOH三种溶液,滴加等浓度的NaOH将它们恰好中和,用 去NaOH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V3>V2>V1
B.V3 =V2=V1
C.V3>V2=V1
D.V1= V2>V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用蒸馏水稀释0.1mol/L的CH3COOH时,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A. c(CH3COOH)
B.c(H+)
C.c(OH-)
D.c(CH3CO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稀释促进电离,所以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增加的,但氢离子难度是降低的,所以c(OH-)是增大的,其余选项都是降低的,答案选C。
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点评:电离平衡也是一种动态平衡,适用于勒夏特列原理,据此可以进行有关的判断。其次还需要注意物质的量的变化和浓度的变化不一定都是一致的,需要灵活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分别向2mL0.1mol·L-1CH3COOH溶液和2mL0.1mol·L-1H3BO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前者有气泡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 | 酸性:CH3COOH>H2CO3>H3BO3 |
| B | 向浓度均为0.1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 溶度积:Ksp(AgCl)<Ksp(AgI) |
| C |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 证明生成了乙烯 |
| D | 将少量的溴水滴入NaI溶液中,再滴加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为两层:上层溶液无色,下层溶液紫红色 | 氧化性:Br2>I2 |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A、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强酸制弱酸的原理,醋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醋酸酸性大于碳酸,而H3BO3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无气体产生,说明酸性H2CO3>H3BO3,正确;B、向浓度均为0.1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说明AgI比AgCl更难溶,则Ksp(AgCl)>Ksp(AgI),错误;C、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不能说明生成了乙烯,因为乙醇易挥发,且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错误;D、将少量的溴水滴入NaI溶液中,则生成碘单质和NaBr,再滴加CCl4,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在下层,所以振荡、静置,溶液分为两层:上层溶液无色,下层溶液紫红色,正确,答案选AD。
考点:考查反应的原理判断,现象与结论的分析正误判断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 弱酸 | HCOOH | HCN | H2CO3 |
| 电离平衡常数 (25℃) | Ka=1.77×10-4 | Ka=4.9×10-10 | Ka1=4.3×10-7 Ka2=5.6×10-11 |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A、氢氰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碳酸而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氢氰酸酸性小于碳酸而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知碳酸和氰化物的盐反应生成氢氰酸和碳酸氢盐,离子方程式为CN-+H2O+CO2═HCN+HCO3-,错误;B、因为H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HCN的电离平衡常数,所以等pH的HCOOH和HCN,HCN的浓度大,因此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正确;C、根据物料守恒可得两溶液分别存在:c(Na+)-c(HCOO-)=c(HCOOH),c(K+)-c(CN-)=c(HCN),根据越弱越水解的规律,c(HCOOH)< c(HCN),则c(Na+)-c(HCOO-) < c(K+)-c(CN-),正确;D、根据越弱越水解的规律,c(NH4+) 相等的HCOONH4溶液、NH4CN溶液、NH4HCO3溶液中,c(NH4CN) > c(NH4HCO3) c(HCOONH4),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高氯酸、硫酸、硝酸和盐酸都是强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差别不大.以下是某温度下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数:
从以上表格判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冰醋酸中这四种酸都没有完全电离
B.在冰醋酸中高氯酸是这四种酸中最强的酸
C.在冰醋酸中硫酸 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D.水对于这四种酸的强弱没有区分能力,但醋酸可以区分这四种酸的强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