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0:33:15
1、简答题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有重要意义.
(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2SO3(g),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1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2SO2(g)+O2(g)?2SO3(g)的△H______0(填“>”或“<”);
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______移动(填“向逆方向”、“向正方向”或“不”).
②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______K2;
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v(正)______v(逆)(填“>”、“<”或“=”).
(2)如图2所示,当关闭K时,向A中充入2molSO2、1molO2,向B中充入4molSO2、2molO2,起始时,V(A)=V(B)=a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Ⅰ)时,V(B)=0.7aL.请回答:
①B中X的转化率α(SO2)B为______;
②A中SO2和B中O2的物质的量比较:n(SO2)A______n(O2)B(选填:“>”、“<”或“=”);
③打开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图 2)时,B的体积为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2、填空题 (12分)某学习小组为证明并观察铜与稀HNO3反应的产物是NO,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回答有关的问题。
(一)实验仪器:大试管、玻璃导管、橡皮塞、烧杯、棉花、注射器。
(二)实验药品:铜丝、稀硝酸、碳酸钙颗粒、烧碱溶液。
(三)实验原理: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①?。
(四)实验步骤:
1、按右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检验装置的?②?;
2、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药品(填化学式)?③?,然后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硝酸,并迅速塞紧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
3、让试管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
4、将铜丝向下移动插入试管液体中,使之与稀硝酸反应;
5、把注射器的针孔插入试管口的橡皮塞中,缓慢向试管内推入空气。
(五)实验讨论:
1、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结合文字说明)
?④?;
2、实验步骤⑤的目的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文字说明)
?⑤?。
(六)实验评价:
该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一个即可)?⑥?;
有同学提出:增加右图所示装置,在步骤②完成后,当有明显现象再撤去该装置,并继续步骤③的“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请评价他的做法?⑦?。
3、简答题 小明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请你帮他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可供选用的试剂:铁粉、FeCl3、溶液、FeCl2溶液、氯水、锌片
实验记录:(请填写表中空白)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4、选择题 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
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
C.核磁共振氢普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5、实验题 (10分)高中教材中介绍:品红溶液能被SO2漂白。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决定通过实验探究:SO2的漂白作用到底是SO2本身还是SO2与水作用的产物导致的。他们查阅资料知:品红除了可以溶于水外,还可以溶于酒精中,也能形成红色溶液,且SO2不能与酒精反应。经过研究,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根据实验目的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制取SO2时,一般选择80%左右的硫酸,而不宜选择10%的硫酸,原因是?。
(3)装置B中应该装入的药品为?。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5)按照完善后的装置完成实验,实验中控制SO2以大约每分钟200个气泡的速率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20分钟后溶液仍不褪色。由此可知,SO2的漂白作用是?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