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0:24:03
1、选择题 下列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排列顺序正确是
[? ]
a、观察物质的外观b、实验和观察c、解释及结论d、预测物质的性质
A.b a c d
B.a d b c
C.a b c d
D.d a b c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鉴别集气瓶中的甲烷和乙烯:移去玻璃片,分别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及是否有黑烟
B.检验酒精中的少量水:向酒精中加入足量生石灰
C.制备氯乙烷(C2H5Cl):将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放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D.除去乙炔中杂质气体:将实验室制得的乙炔气体通入硫酸铜溶液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B:水的检验一般用五水硫酸铜;
C: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放在光照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的是各种取代产物,不适宜制备氯乙烷,可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的方法制备氯乙烷。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3分)铁是生活中的常见金属,也是高中所学的过渡元素,由于其结构特点,在与其化物质反应时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价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铁和硫反应产物中铁的化合价进行了探究,并设计了以下实验,其实验的步骤为:
步骤一:将铁粉和硫粉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如图所示在氮气环境中,加热后反立即可发生并持续进行,冷却后得到黑色固体。
步骤二:取黑色固体少许,加入浓NaOH溶液并稍稍加热,冷却后过滤,得到黑色滤渣。
在取得黑色滤渣后,同学们经过讨论分析,对其成分提出了各种猜想,其中代表性的为:
猜想一:由于硫和氧是同一主族元素,所以黑色固体的可能是Fe3S4
猜想二:硫和氧虽是同一主族元素,但硫的非金属性弱,则黑色固体为FeS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又进行了以下操作:
步骤三:在滤渣中加入已煮沸的稀硫酸。
步骤四:取步骤三所得溶液少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查阅资料: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得氮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中通入氮气的作用?。
(3)若猜想一正确,则步骤三应该观察到试管内有?出现(填实验现象)。
(4)若猜想二正确,请完成步骤四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5)步骤一中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粉末中硫要过量些,其原因是?。
(6)步骤二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稍稍加热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1)NH4+ + NO2- ?N2↑+2H2O? (2分)
(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 (2分)
(3)有白色浑浊出现? (2分)
(4)取步骤三所得溶液少许,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只含有Fe2+,则黑色固体中铁的化合价为+2价。(3分)
(5)防止未反应的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干扰实验?(2分)
(6)除去未反应的硫?(2分)
本题解析:(1)氮元素发生了归中反应:NH4+ + NO2- ?N2↑+2H2O
(2)防止铁粉或硫粉被氧气氧化
(3)固体溶液产生的铁离子与硫化氢生成硫单质:2Fe3++H2S=2Fe2++S↓+2H+,有淡黄色或乳白色浑浊出现
(4)也就是亚铁离子的检验(FeS+2H+=Fe2++H2S↑):
取步骤三所得溶液少许,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只含有Fe2+,则黑色固体中铁的化合价为+2价
(5)在步骤三中固体中加酸,需要通过对Fe2+的检验来判定FeS,而铁可以与酸产生Fe2+,所以必须使硫粉过量
(6)过量的硫可溶于碱液:3S+6OH-=S2-+SO32-+3H2O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已知某白色混合物粉末中含有CuSO4、K2SO4、NH4HCO3、NH4Cl、NaCl五种物质中的两种,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请完成下述探究混合物组成的实验。
限选的仪器、用品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火柴、试管夹、镊子;红色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1mol/L硫酸、1mol/L硝酸、1mol/L盐酸、1mol/L NaOH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一)初步探究
取适量固体混合物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混合物完全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A,同时闻到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再滴加稀硝酸,溶液中有无色气泡产生;继续滴加过量稀硝酸至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B。
(1)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二)进一步探究
(2)请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 | ? |
? | ? |
参考答案:(1)该混合物中肯定含有NH4HCO3(2分),肯定不含CuSO4(2分)。
(2)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取少许溶液B于试管中,滴入少量Ba(NO3)2溶液。(2分)
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K2SO4;(2分)如果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固体混合物中不含K2SO4,而含有NaCl或NH4Cl。(2分)
若固体混合物不含K2SO4,取少量原固体混合物于试管底部,将试管套入试管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充分加热试管。(2分)
如果试管底部有固体残留,说明混合物中含有NaCl;(2分)如果试管底部无固体残留,说明混合物中含有NH4Cl;(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CO2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有人为确认H2CO3、CH3COOH和
的酸性强弱,设计了如图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目的,请依据此实验填空:
①锥形瓶内装某可溶性正盐固体,分液漏斗中所盛试剂名称是______;
②装置F中所盛的试剂是______,装置F所盛试剂的作用是______;
③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参考答案:①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则,分液漏斗中应盛放最强的酸,最强的酸是醋酸,所以分液漏斗中所盛试剂名称是醋酸,故答案为:醋酸;
②醋酸有挥发性,导致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醋酸,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F装置要盛放能除去醋酸,且不引起二氧化碳产生新的杂质、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的药品,一般常用碳酸氢钠溶液;该试剂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醋酸杂质,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醋酸杂质;
③苯酚钠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
+CO2+H2O→
+NaHCO3,
故答案为:
+CO2+H2O→
+NaHCO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