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热化学方程式》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7-27 09:46: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4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2?kJ热量,下列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 ]
A.H2O(g)?=?H2(g)+1/2O2(g)?△H=+286kJ/mol
B.2H2(g)+?O2(g)=2H2O(l)?△H=-572kJ/mol
C.H2(g)+?1/2O2(g)=?H2O(g)?△H=-286kJ/mol
D.H2(g)+1/2O2(g)=H2O(l)?△H=+286?kJ/mo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8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O2(g)===H2O(l)ΔH=-285.8 kJ/mol
②H2(g)+O2(g)===H2O(g) ΔH=-241.8 kJ/mol
③C(s)+O2(g)===CO(g)ΔH=-110.5 kJ/mol
④C(s)+O2(g)===CO2(g)ΔH=-393.5 kJ/mol
回答下列各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2)C的燃烧热为                                
(3)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②③④ 。   (2)393.5kJ/mol 。(3) 283.0kJ/mol;CO(g) +1/2 O2 (g) = CO2 (g)  △H=-283.0kJ/mol。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1)在热化学方程式中吸热为正放热为负,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②③④;(2)根据燃烧热的定义,碳燃烧生成的两种氧化物中,二氧化碳更稳定,故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
已知:Fe2O3(s) + 3C(石墨) =" 2Fe(s)" + 3CO(g) △H 1 =" +489.0" kJ·mol-1
C(石墨) +CO2(g) = 2CO(g)           △H 2 =" +172.5" kJ·mol-1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CO2(g) +3H2(g)CH3OH(g) +H2O(g) △H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②取一定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3),加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如图A所示,则该反应的ΔH      0(填“>”、“<”或“=”)。

③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B所示,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Ⅰ     KⅡ(填“>” 或“<”)。
(3)以CO2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多种物质。①工业上尿素[CO(NH2)2]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为                                    。当氨碳比=3,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60%,则NH3的平衡转化率为                  
②用硫酸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CO2在电极上可转化为甲烷,该电极反应的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1)Fe2O3(s)+3CO(g) = 2Fe(s)+3CO2(g) △H = —28.5 kJ·mol-1(3分)(方程式、状态正确给1分,△H符号、数据、单位正确给2分)
(2)① (2分)   ②<(2分) ③>(2分)
(3)①2NH3+CO2CO(NH2)2+H2O(2分)(配平错扣1分)  
40%或0.4(2分)
②CO2+8e—+8H+=CH4+2H2O(3分)(配平错扣2分)


本题解析:(1)根据已知方程式和盖斯定律,所求方程式可由①-②×3得,△H = △H 1-3△H 2 =" +489.0" kJ·mol-1-3×172.5 kJ·mol-1 =—28.5 kJ·mol-1 ,所以CO还原氧化铁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e2O3(s)+3CO(g) = 2Fe(s)+3CO2(g) △H = —28.5 kJ·mol-1 。
(2)①根据给出的热化学方程式可得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②图A中生成物甲醇的体积分数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可以分析为达到最高点之前反应并未达到平衡,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甲醇含量不断增大;当达到一定值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再升高温度平衡发生移动,甲醇含量下降可以看出平衡逆向移动,所以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
③图B中不同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得到的甲醇的物质的量I>Ⅱ,所以I条件下的反应进行程度更大,所以KⅠ>KⅡ 。
(3)①工业用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该反应方程式可以由C:N比进行配平,所以方程式为: 2NH3+CO2CO(NH2)2+H2O;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可知,反应的n(NH3)=2n(CO2),而总的n(NH3)=3n(CO2),所以假设的CO2有1mol,则有n(NH3)=3n(CO2)=3mol,反应的n(NH3)=2×1×0.6 =1.2mol所以氨气的平衡转化率为40%。
②在酸性电介质中发生电解反应,考虑氢离子参加反应,CO2在电极上得电子被还原为甲烷,有水生成,所以电极反应式为:CO2+8e—+8H+=CH4+2H2O。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主要涉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的应用、平衡常数的表达、焓变的大小判断、平衡图像的理解等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4、填空题  白磷(P4)是一种常见的晶体,可用于制备较纯的磷酸。
(1)白磷是____________晶体,31g白磷与足量的氧气完全燃烧释放出745.5kJ的热量,请写出白磷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白磷和氯酸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____P4 +____HClO3+____→___HCl +___H3PO4配平并完成上述反应方程式;
②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子;P4(s)+5O2(g) ===2P2O5(s);△H=-2982kJ/mol
(2)①;②HClO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共12分)(1)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7.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
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又已知H2O(l)=H2O(g)   Δ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③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2)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 2Fe(s)+3CO2(g)       △H=—24.8kJ/mol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47.4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 +640.5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N2H4(l)+2H2O2(l) = N2(g) +4H2O(g) △H=-644.25 KJ/mol (3分)
② 410.125  (3分)  
③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3分)
(2)CO(g)+FeO(s) ="=" Fe(s)+CO2(g)   △H=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