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08:21:06
1、实验题 某同学用标准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的浓度:
(1)配制250mL 0.5mol/L的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mL未知浓度的盐酸于锥形瓶中,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用溶液滴定到终点。该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___________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在盛装未知浓度的盐酸之前锥形瓶里面有少量蒸馏水,未烘干
b.滴定管在盛装标准溶液前未润洗
c.滴定开始前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终点读数时未发现气泡
d.滴定开始前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没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发现尖嘴部分有气泡
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以致有些液滴飞溅出来
f.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溶液凹液面最低点读数
g.滴定到终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到了红色
(3)该同学所测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参考答案:(1)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1;bcg
(3)0.425mol/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1)准确称取4.1g烧碱样品.
(2)将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仪器有小烧杯、玻璃棒、______、胶头滴管.
(3)用______量取10mL待测液于______中(填仪器名称),并滴加几滴甲基橙作指示剂.
(4)用0.2010mol?L-1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______手旋转______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______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定终点,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______,达到终点的具体现象是:______.
(5)若两次实验滴定的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mL) |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10.00 0.50 20.4 第二次 10.00 4.00 24.1 |
参考答案:(2)将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250mL容量瓶,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
(3)烧碱溶液需要用碱式滴定管量取,用锥形瓶盛放待测液,故答案为: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4)滴定时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滴定终点现象是: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故答案为:左;酸; 右; 3.1~4.4;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5)标准液的体积分别为:19.90mL,20.10mL,两组数据都有效,平均体积为20.00mL,带人公式可得: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0.2010mol?L-1×0.02L0.01L=0.4020 mol?L-1;
故答案为:0.4020 mol?L-1;
(6)m(烧碱)═C(烧碱)?V(烧碱溶液)?M(烧碱)═0.4020mol?L-1×0.25L×40g/mol=4.020g,烧碱的纯度ω(烧碱)=4.02g4.2g×100%=98.05%;
故答案为:98.05%;
(7)滴定管尖嘴部分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了无气泡,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浓度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1)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的标准盐酸去测定V?m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图1是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则c?(NaOH)=______;若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消失,则测定的NaOH物质的量浓度会______(偏高、偏低).
(2)图2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a和b,试认真分析后填空:
曲线a是用______溶液滴定______溶液;曲线b是用______溶液滴定______溶液;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参考答案:(1)滴定管使用前应用盐酸润洗,故答案为:用标准盐酸润洗2-3次;中和滴定中盐酸和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V2-V1)a=c?(NaOH)V,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会导致体积读数偏大,测量结果偏大,故答案为:用标准盐酸润洗2-3次;a(V2-V1)V;偏高;
(2)开始pH=1,由pH=-lgc(H+),则c(HCl)=0.1mol/L,曲线a的pH升高,且pH=1,则为NaOH滴定HCl;曲线b的pH降低,且开始pH=13,则为HCl滴定NaOH,
故答案为:NaOH;HCl;HCl;NaOH;0.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其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据测定茶叶中含有450种以上的有机成分与15种以上的元素.某化学研究小组欲探究茶叶中钙元素的含量,设计了探究实验方案如下:(已知茶叶中的铝、铁元素对钙离子的测定有影响)
步骤1:称取500克干燥的茶叶,置于通风橱中,充分灼烧使茶叶灰化,再用研钵磨细后移入烧杯中,然后将200mL?1mol?L-1盐酸加入灰中搅拌、过滤、洗涤.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滤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6~7左右,使铝、铁的氢氧化物完全沉淀,再加热煮沸30min,加入7.95g无水碳酸钠,充分搅拌,待沉淀完全后,过滤,洗涤,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沉淀.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滤液稀释至500mL,取其中的20.00mL溶液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的HCl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mL,计算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使茶叶灰化需要三角架、泥三角、酒精喷灯、______、______等仪器.
(2)步骤2中,判断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
(3)步骤3中,滴定操作时,眼睛注视______.被滴定的20mL滤液中?CO3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原茶叶中钙离子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参考答案:(1)高温灼烧物质通常在坩埚内进行,温度很高需要用坩埚钳夹持,故答案为:坩埚;坩埚钳;
(2)步骤2的最终的沉淀会附着碳酸钠、氯化钠等物质,取最后的洗涤液,检验溶液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或氯离子),检验方法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CaCl2(或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已洗净,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CaCl2(或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已洗净;
(3)步骤3中,滴定操作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说明滴定到终点;
滴定稀释后滤液20.00mL消耗的n(HCl)=0.02L×0.1000mol.L-1=0.002mol,滴定中发生反应CO32-+2H+=CO2↑+H2O,所以被滴定的20mL滤液中n(CO32-)=0.002mol×12=0.001mol;
故500mL溶液中n(CO32-)=0.001mol×500mL20mL=0.025mol,参加反应的n(CO32-)=7.95g106g/mol-0.025mol=0.05mol,步骤2中加入的7.95g无水碳酸钠,发生反应CO32-+Ca2+=CaCO3↓,由方程式可知500克干燥的茶叶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0.05mol×40g/mol=2g,原茶叶中钙离子的质量分数为2g500g×100%=0.4%.
故答案为: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0.001;0.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
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时,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