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8 01:08:29
1、选择题 下列各反应,最适合在实验室里制取氨气的是( )
A.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加热
B.直接加热稀氨水
C.用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
D.(NH4)2CO3固体受热分解
2、简答题 实验室用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
Ⅰ.(1)配制250mL0.1mol/L盐酸溶液需要浓盐酸(密度为1.2g/mL,质量分数为36.5%)的体积为______.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造成浓度偏高的操作是______.
A.溶解后的溶液未冷至室温就转入容量瓶中;
B.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
D.定容时眼睛仰视刻度线;
Ⅱ.(1)某学生设计的用该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氯气的装置如图:
①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乙中盛的试剂是______;作用是______.
丙中盛的试剂是______.
(2)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mL该浓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标况下的氯气的体积为______mL,而实际值明显少于理论值,其主要原因有:
①______;②______.
(3)若将制得的少量氯气通入无色的饱和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变______色,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则溶液分为两层,下层是显______色,这种操作叫做______.
(4)若将制得的氯气制成饱和氯水,则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______.
3、选择题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
4、选择题 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用装置①制取氨气
B.装置②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是原电池,锌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5、简答题 如图1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实验室制氯气的装置设计制取氯水并进行相关实验.
(1)A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请你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①提出假设假设一______.假设二______.假设三______.假设四H2O使布条褪色
②设计实验方案
基于提出的假设,设计出实验方案(不需要作答)
③实验过程
实验①:______;实验②:______.实验③:把红色布条放在水里,布条不褪色.
④得出结论______.
(3)用量筒取20mL氯水,倒入已检查完好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mLCCl4,盖好玻璃塞,振荡,静置于铁架台上(如图2),等分层后取上层液和下层液,呈黄绿色的是______(填“上层液”或“下液”),再装入如图3所示的烧杯中,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______(填“上层液”或“下层液”)
(4)上述制备并吸收氯气装置的缺点是______,如何改进______,在图4框中画出改进的实验装置图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