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23:58:11
1、选择题 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袋中,扎好后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过足够的时间后,取出袋内的液体,分别与①碘水" ②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③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是(?)
A.显蓝色;无红色沉淀;显黄色
B.不显蓝色;无红色沉淀;显黄色
C.显蓝色;有红色沉淀;不显黄色
D.不显蓝色;有红色沉淀;不显黄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经足够长时间后,完全水解为葡萄糖渗透到袋外水中,而淀粉酶是蛋白质,属高分子化合物,留在袋内,遇浓硝酸显黄色。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某病人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B.取尿样,加H2SO4中和,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D.取尿样,加入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葡萄糖的检验应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或与银氨溶液共热。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6分)0.1 mol的单甘油酯A完全氢化时,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氢气13.44 L,得到油脂B。0.1 mol? A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0.6 mol。求油脂A的结构简式,并写出油脂A氢化和油脂B皂化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每分子A完全氢化需H2:=6,设A的分子式为
,则有:0.1 mol×(3n+6+
)="10.6" mol,得n=17,故A的结构简式为:
。
A氢化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B皂化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本题解析:13.44 L的H2为0.6 mol H2,则每分子A完全氢化时需6分子H2,故可设A的分子式为:,则有0.1 mol×(3n+6+
)="10.6" mol,以此确定出A的分子式。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对于淀粉和纤维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都能发生水解,但水解的最终产物不同
B.二者含有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C.它们都属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二者化学性质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淀粉和纤维素都能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A不正确;二者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B不正确;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D不正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淀粉和纤维素结构与性质的熟悉了解程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二者的结构和性质,并能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人们每天都要摄人大量的淀粉类物质,以维持机体的营养均衡。这是因为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或在酸性环境下可以水解成葡萄糖: (C6H10O5)n+nH2O nC6 H12O6
(1)已知葡萄糖化学式是C6 H12O6,试推导葡萄糖分子的结构____________。
(2)经验证明,人在长期饥饿或肝功能减退的情况下,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症状。而当一个人多食少动使得摄入的糖类过多时,又会导致肥胖。试由此推导葡萄糖在人体内的变化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将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混合液加热析出砖红色Cu2O沉淀,说明分子结构中含有。
②在一定条件下,葡萄糖和H2发生加成反应,被还原为己六醇,另外,它也可以和乙酸反应,生成葡萄糖五醋酸酯,说明分子结构中有5个羟基,1个醛基。
③由化学知识可知两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稳定。综上可知,葡萄糖分子结构为CH2OH-(CHOH)4-CHO。
(2)葡萄糖在人体内有三种变化:
①C6 H12 O6CO2↑+ H2O+能量;
②C6 H12 O6 肝糖元、肌糖元;
③C6 H12 O6 脂肪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