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0 17:52:28
1、选择题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D.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并不一定都具有强氧化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A、因Fe2+、SO32-等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A错误;
B、因碳原子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则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故B错误;
C、因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而反应物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C错误;
D、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酸,高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而碳酸、硅酸等不具有强氧化性,即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并不一定都具有强氧化性,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
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无明显变化
C.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
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参考答案:A.反应2Fe2++H2O2+2H+=2Fe3++2H2O中,氧化性:H2O2>Fe3+,反应中2Fe3++H2O2=2Fe2++O2↑+2H+,还原性H2O2>Fe2+,故A错误;
B.对比前后两个反应,消耗H+的同时生成H+,H+浓度变化不大,溶液的pH无明显变化,故B正确;
C.对比前后两个反应,消耗Fe2+的同时生成Fe2+,生成Fe3+的同时消耗Fe3+,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故C正确;
D.对比两个反应可知Fe2+为分解H2O2的催化剂,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中华民族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种方法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硫酸铜溶液遇到金属铁时,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能生成金属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氧化剂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每得到128克铜时,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
参考答案:Fe+CuSO4=Cu+FeS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2价,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0价,所以铁是还原剂,硫酸铜是氧化剂,铜元素被还原,铁元素被氧化,硫酸亚铁是氧化产物,铜是还原产物,每生成64g铜转移2NA个电子,则每得到128克铜时,转移电子数目为4NA,
故答案为:Cu;Fe;CuSO4;Fe;FeSO4;Cu;4N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通入的气体物质只作为氧化剂的是( ? )
A.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
B.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
C.少量氯气通入氯化亚铁酸性溶液中
D.硫化氢通入溴水中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2+.若误食亚硝酸钠,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钠中毒.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亚硝酸钠表现了还原性
B.维生素C表现了还原性
C.维生素C将Fe3+氧化成Fe2+
D.亚硝酸钠被氧化
参考答案:A.亚硝酸钠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而中毒,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亚硝酸钠表现了氧化性,故A错误;
B.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钠中毒,则服用维生素C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维生素C表现了还原性,故B正确;
C.维生素C将Fe3+还原成Fe2+,故C错误;
D.亚硝酸钠被还原,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