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5 13:40:07
1、选择题 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正确,应该是长进短出;B不正确,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应该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C不正确,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氨气极易溶于水,D中能防止倒吸,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0分)从今年3月16日下午开始,大陆“海水受日本核辐射污染,碘可防辐射”等消息疯传,从绍兴、宁波、台州地区开始出现抢盐潮,接着蔓延到多个城市,人们抢购加碘盐是因为食盐中添加了碘元素。
I.人们在即将受到核辐射前的24小时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碘片,成人推荐服用量为100mg碘,假设此碘盐碘元素含量为40 mg/kg,要达到上述碘含量要求,需服用该碘盐?kg,你觉得服用碘盐防辐射合理吗??
II.如图为某加碘盐标签的一部分。
已知:①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②I2+2Na2S2O3=2NaI+Na2S4O6(无色)
某同学欲测定此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1:称取ag市售食盐,配成溶液,全部转移
至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新制KI溶液,滴入几滴稀硫酸,溶液变黄色,再加入3滴淀粉溶液。
步骤2:取一支50mL碱式滴定管,用bmol·L-1的新制Na2S2O3 溶液润洗2~3次后,装满溶液,调节液面高度至0刻度。
步骤3:开始滴定直至终点,重复操作2~3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编号 | 碱式滴定管读数 | 消耗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
1 | 0 | 如图一 | ? |
2 | 0 | 23.98 | 23.98 |
3 | 0 | 24.02 | 24.02 |
参考答案:(10分) I.? 2.5?(1分)? ?不合理?(1分)
II.(1)24.00?(2分)(2)溶液颜色恰好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
(3)508000b/a(2分)?(4)? AB (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操作中,不用玻璃棒的是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溶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玻璃棒在很多操作中被用到,不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也不相同,在溶解中加速溶解。在过滤中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在蒸发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受热而飞溅,据此即可解答。A、过滤实验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在做过滤实验时,为防止液体直接倒入而冲破滤纸,在向漏斗内倒入液体时,应使液体沿玻璃棒慢慢流入,玻璃棒起引流作用,故A正确; B、在蒸发结晶实验中使用玻璃棒,一是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散热,防止液滴飞溅,二是用玻璃棒转移晶体,故B正确;C、蒸馏实验中主要用到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以及牛角管和锥形瓶,用不到玻璃棒,故C错误;D、溶解用到烧杯和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故D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2mL 1mol·L-1CuSO4溶液与3mL 0.5mol·L-1 NaOH溶液混合后,加入40%的甲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生成,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甲醛的量太少
B.CuSO4的量太多
C.NaOH的量太少
D.加热的时间太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实验要求溶液呈碱性,必须保证碱液绝对过量,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制乙酸酯时,迅速将乙醇注入浓硫酸中
B.手上沾有少量苯酚,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再通入氢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