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十)

时间:2017-03-05 13:40: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容量瓶上无须有标记的是:(?)
A.标线
B.温度
C.浓度
D.容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标线,温度,容量大小三者是每个容量瓶都必须标记的,对于浓度来说,任一容量瓶可以配置不同浓度的溶液,所以浓度是无须有标记的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应将实验过程中取用的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分液操作时,应将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
C.蒸发NaCl溶液时,要将水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应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待变色后再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参考答案:A.实验后,将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会污染瓶中药品,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故A错误;
B.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以免污染药品,故B错误;
C.在蒸发结晶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就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C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如图所示,下列试纸选用、现象、对比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试剂B
湿润的试纸A
现象
结论
A.
碘水
淀粉试纸
变蓝
碘具有氧化性
B.
浓氨水、生石灰
蓝色石蕊试纸
变红
氨气为碱性气体
C.
Na2SO3、硫酸
品红试纸
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D.
Cu,浓硝酸
KI-淀粉试纸
变蓝
NO2为酸性气体

A.A
B.B
C.C
D.D
91考试网


参考答案:A.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的淀粉的特性,与碘具有氧化性无关,故A错误;
B.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不能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选错,故B错误;
C.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说明有漂白性,故C正确;
D.KI-淀粉试纸变蓝,说明NO2有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面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2:1的是
A.液面在“0”刻度时,50mL碱式滴定管和25mL碱式滴定管所盛液体的体积
B.相同温度下,0.2mol/L醋酸溶液与0.1mol/L醋酸溶液中的c(H+)
C.常温下,氨水与(NH4)2SO4的混合溶液pH=7时,c(NH4+)与c(SO42-)
D.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中,消耗的Cu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正确答案:C
A.不正确,滴定管最下端还有一段无刻度;
B.不正确,相同温度下,醋酸溶液浓度越稀,电离程度越大;
C.正确,常温下,氨水与(NH4)2SO4的混合溶液pH=7时,由电荷守恒,c(NH4+)+c(H+)= c(OH― )+2c(SO42-),c(NH4+)=2c(SO42-)
D.不正确,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中,消耗的Cu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1:1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20℃时,在100 g水中溶解11.1 g K2SO4恰好达到饱和,此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08 g·cm―3。若将350 mL此温度下K2SO4饱和溶液用水稀释至500 mL。计算稀释后溶液中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溶液稀释及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解析] 11.1 g K2SO4溶液于100 g水中形成K2SO4的饱和溶液。


因此
由稀释定律C (稀)·V (稀)="C" (浓)·V (浓)知
  提示:计算数值虽然麻烦,但只要抓住定义表达式细心运算,就可得到正确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