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5 13:29:55
1、简答题 为了达到下表中的实验要求,请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及实验方法,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
| 实验目的 | 试剂及方法 测定某废水的pH 检验早晨的自来水是否含Cl2分子 对蛋白质溶液进行分离提纯 检验胃舒平是否含有碳酸氢钠 |
参考答案:用PH试纸测定废水的pH,然后与比色卡比较可判断废水的PH,故选C;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生成单质碘,试纸变蓝,故选A;
蛋白质属于胶体,难溶于饱和硫酸铵溶液,可利用盐析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D;
碳酸氢钠易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产生气泡,故选B.
故答案为:C;A;D;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选用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应铁作阳极,错误;C项NO2能与水反应,错误;D项没有排除SO2气体、乙醇蒸气的干扰,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15 分)
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 ℃,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0 mL三口瓶a中加入70 mL70%硫酸。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
?。
(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 ℃,缓缓滴加40 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 ℃继续反应。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仪器c的名称是?,其作用是?。
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人冷水的目的是?。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填标号)。
A.分液漏斗
B.漏斗
C.烧杯
D.直形冷凝管E.玻璃棒
(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最终得到44 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
(4)用CuCl2? ? 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5)将苯乙酸加人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
⑴先加水、再加入浓硫酸(1分)
⑵滴加苯乙腈(1分)球形冷凝管(1分) 回流(或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1分)
便于苯乙酸析出(2分) BCE(全选对2分)
⑶重结晶(1分)?95%( 2分)
⑷取少量洗涤液、加人稀硝酸、再加AgN03溶液、无白色浑浊出现(2分)
⑸增大苯乙酸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2分)
本题解析:⑴蒸馏水与浓硫酸混合应先加水、再加入浓硫酸,防止暴沸。
⑵仪器b为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向三口瓶a中滴加苯乙腈;仪器c为球形冷凝管,能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便于苯乙酸(微溶于冷水)结晶析出,通过过滤能从混合液中分离出苯乙酸粗品,过滤所用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玻璃棒、烧杯等。
⑶将粗苯乙酸晶体重新在热水中溶解,然后再降温结晶过滤(重结晶)可得较纯净的苯乙酸晶体;根据“1
~1
”关系式,可计算苯乙酸的产率=
。
⑷在制备Cu(OH)2沉淀的同时还有可溶性NaCl生成,故判断沉淀洗干净的方法就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还含有Cl-。
⑸根据“苯乙酸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故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的乙醇能增大苯乙酸的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生成只有CuCO3一种沉淀;
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Cu(OH)2一种沉淀;
丙同学认为生成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按照乙同学的理解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为①过滤②洗涤③干燥。
Ⅱ.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2)装置C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
(3)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
Ⅲ.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1)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实验开始时和实验结束时都要通入过量的空气其作用分别是?
(2)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克,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
参考答案:ⅠNa2CO3 +CuSO4 +H2O=Cu(OH)2↓+Na2SO4+CO2↑(2分);
Ⅱ(1)A→C→B(1分)(2)无水硫酸铜(1分)(3)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2分)
Ⅲ(1)吸收空气中的H2O 蒸汽和CO2(2分),开始时通入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原有的含H2O 蒸汽和CO2的空气赶出;结束时通入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滞留的H2O 蒸汽和CO2赶出。(2分)(2)1-(49n/9m)(2分)
本题解析:Ⅰ.根据乙的理解,应该是水解相互促进引起的,所以方程式为Na2CO3 +CuSO4 +H2O=Cu(OH)2↓+Na2SO4+CO2↑。
Ⅱ。(1)由于碳酸铜分解生成物有CO2,而氢氧化铜分解会产生水,据此可以通过检验水和CO2的方法进行验证。由于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会带出水蒸气,所以应该先检验水蒸气,因此正确的顺序是A→C→B。
(2)检验水蒸气一般用无水硫酸铜。
(3)如果含有碳酸铜,则分解会生成CO2气体,因此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
Ⅲ.(1)由于要通过空气将装置中的气体完全排尽,而空气中也含有水蒸气和CO2,所以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H2O 蒸汽和CO2。
(2)开始时通入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原有的含H2O 蒸汽和CO2的空气赶出;结束时通入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滞留的H2O 蒸汽和CO2赶出。从而减少实验误差。
(3)装置B中增加的质量是水,所以氢氧化铜的质量是
,所以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1-(49n/9m)。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过程中仪器C可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粉状),D中盛C6H5ONa溶液,则D中溶液变浑浊
C.若A为浓氨水,B为碱石灰,D中盛AgNO3溶液,则D中溶液无现象
D.若A为稀硫酸,B为硫代硫酸钠,D中盛品红溶液,则D中溶液会褪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