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7 15:25:54
1、选择题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中滴加稀H2SO4:SO32- + 2H+=SO2↑+ H2O
B.向AlCl3溶液中滴入足量的浓氨水:Al3+ + 4OH- = AlO2- + 2H2O
C.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lO- + CO2 + H2O ="2HClO" + CO32-
D.Fe(N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硫气体,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B、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所以不会生成偏铝酸根离子,错误;C、次氯酸钙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次氯酸,所以应产生碳酸钙沉淀,错误;D、Fe(N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则该溶液中相当于存在硝酸,硝酸的氧化性大于铁离子的氧化性,所以硝酸根离子也会参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A.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2Br—+2Cl2===2Fe3++Br2+2Cl—
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2:Ca2++2ClO—+SO2+H2O=== CaSO3↓+2HClO
C.四氧化三铁与稀硝酸反应:Fe3O4+8H+===Fe2++ 2Fe3+ H2O
D.Cl2与石灰水反应:Cl2+2OH-===Cl-+ClO-+H2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原子、电荷不守恒,正确的为2Fe2++2Br—+2Cl2===2Fe3++Br2+4Cl—,A不正确;B.SO2具有还原性,ClO—具有氧化性,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a2++2ClO—+2SO2+2H2O=== CaSO4↓+4H++Cl—+ SO42—,B不正确;
C.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亚铁离子氧化:Fe3O4+10H++NO3—===3Fe3+ +5H2O+NO2↑,C不正确;
D.Cl2与石灰水反应:Cl2+2OH-===Cl-+ClO-+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故选D。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氧化还原反应,有一定难度,解答本题应熟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后,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
A.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2+、NH4+、Cl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6H+=2Fe3++3H2↑
B.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HCO3-+H+=H2O+CO2↑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uS04+20H-=Cu(OH)2↓+SO42-
D.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AgNO3+Cl-=AgCl↓+N0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错误;B.正确;C.硫酸铜是可溶性的盐,应该是Cu2++20H-=Cu(OH)2↓,错误;D.硝酸银是可溶性的盐,应该是Ag++Cl-=AgCl↓,错误;选B。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2分)(Ⅰ)硫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其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已知:重晶石(BaSO4)高温煅烧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其中部分反应如下:
①BaSO4(s)+4C(s)=BaS(s)+4CO(g) △H=+ 571.2 kJ?mol—1
②BaS(s)=Ba(s)+S(s) △H=+460 kJ?mol—1
已知:③2C(s)+O2(g)=2CO(g) △H=" -221" kJ?mol—1
则:Ba(s)+S(s)+2O2(g)=BaSO4(s) △H= 。
(Ⅱ)污染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在我国最热门的一个课题,污染分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1)为了减少空气中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就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选填序号)。
a.Ca(OH)2 b.CaCl2 c.Na2CO3 d.NaHSO3
(2)为了减少空气中的CO2,目前捕碳技术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捕碳剂常用(NH4)2CO3,反应为:(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 (aq) ΔH3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其关系如图
则:
①△H3 0(填“>”、“=”或“<”)。
②在T4~T5这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变化趋势的原因是: 。
(3)催化反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
①催化反硝化法中,用H2将NO3-还原为N2,一段时间后,溶液的碱性明显增强。则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②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阴极反应式为: 。
参考答案:(每空2分,共12分)(Ⅰ)-1473.2KJ·mol-1<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Ⅰ)(1)③×2-①-②,整理可得:Ba(s)+S(s)+2O2(g)=BaSO4(s) △H=-1473.2KJ·mol-1;(Ⅱ) (1) 洗涤含SO2的烟气的物质应该可以与SO2发生反应,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Ca(OH)2发生反应,由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产生的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所以还可以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产生CO2和Na2SO3,故可作洗涤剂的是a、c;(2)由于升高温度,CO2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所以△H3<0;②在T4~T5这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变化趋势的原因是:正反应为放热反应,T4~T5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2的吸收率降低(或温度升高NH4HCO3部分分解);①催化反硝化法中,用H2将NO3-还原为N2,一段时间后,溶液的碱性明显增强。则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O3- +5H2 = N2 +2OH- + 4H2O;②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NO3- +12H+ + 10e-=N2↑+ 6H2O。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SO2吸收试剂的使用、反应热的判断、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电解方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