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认识化学学科》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2-02 07:51: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6.02×1023个结构微粒的集体
B.0.012kg 12C所含的原子数精确值是6.02×1023
C.1mol H就是1mol 氢
D.1mol H2SO4的质量是98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摩尔是单位不是物理量.
B、0.012kg 12C所含的原子数约是6.02×1023.
C、微粒名称指代要明确具体.
D、根据m=nM计算其质量.
解答:A、物质的量是粒子的集合体,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故A错误.
B、0.012kg 12C所含的原子数6.02×1023是大约值,不是精确值,故B错误.
C、1mol H就是1mol 氢原子,故C错误.
D、m=nM=1mol×98g/mol=98g,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问题,易错选项是C,注意微粒名称指代要明确具体.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c=
B.ω=
C.ω=
D.c=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根据c=数学公式计算判断;
B.根据c=数学公式的公式变形计算ω;
C.根据n=数学公式计算VL氨气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氨气的质量,根据m=ρV计算水的质量,进而计算溶液的质量,溶液质量分数=数学公式×100%;
D.根据n=数学公式计算VL氨气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氨气的质量,根据m=ρV计算水的质量,进而计算溶液的质量,根据V=数学公式计算溶液的体积,再利用c=数学公式计算.
解答:A、ρg/mL质量分数为ω氨水,其物质的量浓度c=数学公式mol/L,故A正确;
B、根据c=数学公式可知,该氨水质量分数w=数学公式,故B正确;
C.V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数学公式=数学公式mol,氨气质量为数学公式mol×17g/mol=数学公式g,1L水的质量为1000mL×1g/mL=1000g,故溶液质量为(数学公式+1000)g,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w=数学公式×100%=数学公式×100%,故C正确;
D.V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数学公式=数学公式mol,氨气质量为数学公式mol×17g/mol=数学公式g,1L水的质量为1000mL×1g/mL=1000g,故溶液质量为(数学公式+1000)g,溶液体积为数学公式=数学公式L,所以物质的量浓度c=数学公式=数学公式mol/L,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及二者的关系,难度中等,注意对概念的理解与公式的灵活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A个
B.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NA
C.1mol/LCuCl2溶液中含有Cl-的个数为2NA
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A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是油状液体,不是气体;
B、1molNa2O2固体中含2mol钠离子和1mol过氧根离子;
C、氯离子的数目和氯离子的浓度以及溶液的体积有关;
D、粗铜中含有比金属铜活泼的金属铁、锌等,电解时,阳极放电的先是铁和锌,最后是铜.
解答:A、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不是气体,所以22.4L二氯甲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A错误;
B、1molNa2O2固体中含2mol钠离子和1mol过氧根离子,即离子的总数为3NA,故B正确;
C、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据n=cV,则不能确定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所以无法确定其数目,故C错误;
D、粗铜中含有比金属铜活泼的金属铁、锌等,电解时,阳极放电的先是铁和锌,最后是铜,所以当转移的电子数为2NA个时,则阳极溶解的铜的质量小于64g,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物质的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题,要求学生熟悉教材基本知识,学以致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近代化学科学诞生的标志是

A.1869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B.1803年原子学说的建立
C.1771年氧化学说的建立
D.1661年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波义耳指出:我指的元素应当是某些不由任何其他物质所构成的原始和简单的物质或完全纯净的物质,是具有一定确定的、实在的、觉察到的实物,它们应该是用一般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单的某些实物.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看,波义耳定义的元素实际为单质。
考点:对化学发展史的考查。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是对课本内容的简单考查。熟记课本中提到的各个阶段中化学发展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已知98%的浓硫酸的浓度为18.4mol.L-1,则49%的硫酸溶液的浓度为(硫酸溶液的浓度越大时,其溶液的密度越大)

A.9.2mol.L-1
B.大于9.2mol.L-1
C.小于9.2mol.L-1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c=数学公式及硫酸溶液的浓度越大时,其溶液的密度越大来分析.
解答:设49%的硫酸溶液的浓度为为c,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ρ1,49%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ρ2,
则18.4mol/L=数学公式
c=数学公式
由硫酸溶液的浓度越大时,其溶液的密度越大,
则ρ1>ρ2,
所以c<9.2mol.L-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明确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密度与浓度的关系来解答,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