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反应C(s)+H2O(g)
CO(g)+ H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增加固体C的量
B.加入适当的催化剂 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使容器容积增大 D.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使体系压强增大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面四个选项是四位同学在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所发表的看法,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都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 + xB(g) 2C(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表和下图表示: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容积
| 0.5L
| 0.5L
| 1.0L
| 温度/℃
| T1
| T2
| T2
| 反应物 起始量
| 1.5molA 0.5molB
| 1.5molA 0.5molB
| 6.0molA 2.0mol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0.025mol/(L·min) B.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x=1,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D.T1℃,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0.5molA、1.5molB,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5%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1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C)=1.25mol ÷0. 5L÷10min=0.125mol/(L·min),由于v(C)=2v(A),所以v(A)=0.0625mol/(L·min),错误;B.由于甲、乙其它反应条件相同,而反应温度不同,乙首先达到平衡,说明:T1<T2,由于升高温度,C的平衡含量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所以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正确;C.x=1,则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即改变气体的压强,平衡不移动,正确;D.T1℃,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1.5molA、0.5molB,平衡时C的的物质的量是1. 5mol,则反应消耗A0.75mol,A转化率为50%,当总物质的量相同时,开始时的物质的量改为0.5molA、1.5molB,即相当于增加了B的含量,平衡正向移动,A转化率增大,大于50%,错误。 考点:考查图像法在表示化学平衡移动、反应速率、物质的转化率及反应热的判断中的应用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4、填空题 已知CO2(g)+H2(g) CO(g)+H2O(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如下表:
t/℃
| 700
| 800
| 850
| 1 000
| 1 200
| K
| 2.6
| 1.7
| 1.0
| 0.9
| 0.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正向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填编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c(CO2)=c(CO) C.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a mol H2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E.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3)在850 ℃发生上述反应,以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中,其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有________(选填A、B、C、D、E)。
| A
| B
| C
| D
| E
| n(CO2)
| 3
| 1
| 0
| 1
| 1
| n(H2)
| 2
| 1
| 0
| 1
| 2
| n(CO)
| 1
| 2
| 3
| 0.5
| 3
| n(H2O)
| 5
| 2
| 3
| 2
| 1
(4)在850 ℃时,可逆反应:CO2(g)+H2(g)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 3C(g)(正反应放热)的正确图象是下图中的 [???? ]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