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1-24 20:05: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生成了沉淀。他们对沉淀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相关内容:
【提出假设】
(1)假设1:沉淀是CuCO3;假设2:________; 假设3:沉淀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
【验证假设】
(2)如果假设1成立,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假设3中有Cu(OH)2生成的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证明以上哪种假没成立,该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CuCO3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



①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
a.关闭K1、K3,打开K2、K4,充分反应
b.打开K1、K4,关闭K2、K3,通入过量空气
c.打开K1、K3,关闭K2、K4,通入过量空气
正确的顺序是(填选项序号,下同)_______。若未进行步骤_________,将使结果偏低。
②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10.0 g,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2.9 g,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③由以上实验可知,假设_____成立。
【总结反思】
(5)除了以上方案,还可以通过测量CO2的体积或测量____________来测定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1)沉淀是Cu(OH)2
(2)Cu2++2HCO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欲在室温和1.01×105 Pa条件下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中选择合适的仪器组成一套实验装置(每仪器只允许用一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气流方向为左→右,则所选各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为(用小写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
①待反应容器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出气体体积折合到标准状况下为V mL;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假定其质量为m g);
③检查各装置的气密性;
④往反应容器内加入某稀酸,至镁条不再溶解。
上述几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3)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未将反应容器冷却至室温就测量气体体积,这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填“偏高”、“偏低”、“无影响”)_______________。
(5)若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这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填“偏高”、“偏低”、“无影响”)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2分×5=10分)
(1)c接f、e接d??(2)②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A.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B.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
D.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14分) 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
C6H8O6+I2===C6H6O6+2H++2I-?????2S2O32-+I2===S4O62-+2I-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1.2molL-1 I2溶液25ml,充分反应后,用1.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I2。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mL 1.0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时,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至刻度线并盖上瓶塞后的下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时,可选择________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止。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反应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试根据该实验数据计算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mol。

(4)判断下列操作对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Na2S2O3溶液有少量溅出,使测定结果_______;
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仰视标准液液面,使测定结果_________


参考答案:(共14分)(1)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利用Ⅰ制取Fe(OH)2
B.利用Ⅱ装置制取C2H4
C.利用Ⅲ装置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
D.利用Ⅳ装置收集NH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可防止Fe(OH)2被空气氧化,正确
B:温度计应插入混合液中,控制混合液温度,不正确
C: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并且可防止污染空气,正确
D: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应从短管进集气瓶,并且极易溶于水,用倒置的漏斗防止倒吸,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