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1-24 19:19: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

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用H2还原CuO时,装置Ⅲ中CaCl2吸收的是生成的水,而装置Ⅱ中玻璃管通H2前后的质量差为反应时消耗CuO中氧的质量,即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而m(水)-m(氧)=m(氢)。当Zn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H2不干燥[m(水)偏大],装置Ⅲ后不加干燥装置,使Ⅲ中CaCl2吸收空气中的水分[m(水)偏大],Ⅱ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m(氧)偏小],都会造成测得m(H):m(O)>1:8。H2O的组成与CuO是否完全反应无关,只与通H2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生成的水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0分)金矿开采、冶炼和电镀工业会产生大量含氰化合物的污水,其中含氰化合物以HCN、CN -和金属离子的配离子M(CN)nm-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测定污水中含氰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水样预处理: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在pH<2的条件下加热蒸馏,蒸出所有的HCN,并用NaOH溶液吸收。
②滴定:将吸收液调节至pH>11,以试银灵作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
Ag++2CN - ="=" [Ag(CN)2] -
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
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
(2)水样预处理的装置如右图,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是为了??????????????????????

(3)蒸馏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其目的是????????????????????????
(4)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将??????????(填“偏高”、“无影响”或“偏低”)。
(5)准确移取某工厂污水100mL,经处理后用浓度为0.01000mo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了21.00mL。此水样中含氰化合物的含量为?????????????mg·L-1(以CN-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1)将含氰化合物全部转化为CN –
(2)完全吸收H


本题解析:(1)根据题给信息,污水预处理的目的是将各种形态含氰化合物转化为可以测定的HCN。
(2)为了保证生成的HCN全部被吸收,导气管要深入NaOH溶液中。
(3)但将导气管伸入NaOH溶液中有可能引起倒吸,所以将烧瓶位置挂高。
(4)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盐酸具有挥发性,也被NaOH溶液吸收,用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时消耗硝酸银溶液增多,结果偏高。
(5)根据实验原理,2HCN~2CN—~AgNO3,
m(CN—)=0.01000×21×10-3×2×26×103÷0.1=109.2mg/L。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实验室进行下列有关物质的制备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
A.C

在空气中点燃


CO
CuO,△


CO2?
NaOH溶液


Na2CO3
B.Cu
HNO3溶液


Cu(NO3)2溶液
NaOH溶液


Cu(OH)2
C.Fe??
点燃


?Fe2O3??
H2SO4溶液


? Fe2(SO4)3溶液
D.CaO?
H2O


??Ca(OH)2溶液?
Na2CO3


?NaOH溶液


参考答案:A、碳不完全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系列实验,实验时将药品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若A为水,B为过氧化钠,C中盛有酸化过的FeCl2溶液,旋开活塞E后,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装置还可以验证物质的性质,如设计证明氧化性:KMnO4>Cl2,并制取漂白液,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___________溶液, 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上述装置还可以验证SO2的化学性质,A为硫酸,B为亚硫酸钠固体,那么C中盛有__________溶液时可验证其还原性;而C中盛有______________溶液时可验证其漂白性。


参考答案:(1)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棕)黄色;4Fe2++O2+4H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要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

B
将石油裂解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
确定裂解气中含有乙烯

C
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D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检验气体中含有乙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正确,先加足量溴水,使己烯充分与溴加成达饱和,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即可说明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
B错,将石油裂解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只能说明含有碳碳双键的气体,但并不一定是乙烯。
C错,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有还原性的操作方法为: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冷却后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后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若有红色沉淀生成,即可说明淀粉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D错,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中有少量乙醇蒸气,乙醇蒸气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即不足以说明含有乙烯气体;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