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与能量》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1-19 11:17: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18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请完成以下实验填空:
Ⅰ.(1)常压下,已知甲烷的热值是55.625KJ/g,请写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配制0.50 mol/L NaOH溶液时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3)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装置中环形玻璃搅拌棒的搅拌方法是            ,该实验过程中量筒最少要准备     个。

(4)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下表中的a=                

    温度
实验
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a   

2
27.0
27.4
27.2
31.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1.4


②近似认为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e、配置氢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氧化钠
Ⅱ.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的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 mol·L-1 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___, V9=________;
(3)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Ⅰ、(1)CH4(g)+2O2(g)=CO2(g)+2H2O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Ⅰ.(1)常压下,已知甲烷的热值是55.625KJ/g,则1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5.625KJ/g×16g/mol=890KJ/mol,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H =-890kJ/mol;(2)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配制0.50 mol/L NaOH溶液时,容量瓶的规格为250ml,需要称量NaOH固体=0.5mol/L×0.25L×40g/mol=5.0g;(3)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中环形玻璃搅拌棒的搅拌方法是环绕温度计上下移动,该实验过程中量筒最少要准备2个,一个量算,另一个量碱;(4)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温度的差值是(℃)4.0、4.1、3.9、5.1,所以根据表中数据实验4的误差太大,舍去。因此温度差的平均值是(4.0+3.9+4.1)℃÷3=4.0℃;②反应中生成0.025mol水,所以反应热△H=-0.00418×4.0×80÷0.025=-53.5 kJ/mol;③53.5 kJ/mol小于57.3 kJ/mol,选项a有热量损失,测定结果偏小;配制0.50 mol/L NaOH溶液时俯视刻度线读数时,浓度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次数越多,热量损失越多;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则温度差值减小,测定结果偏小;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则氢氧化钠的体积增加,测定结果偏高,实验答案选acd;Ⅱ.(1)Zn和硫酸的反应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能置换出一定量Cu,在溶液中形成Cu/Zn原电池,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要对比试验效果,那么除了反应的物质的量不一样以外,要保证其它条件相同,而且是探究硫酸铜量的影响,那么每组硫酸的量要保持相同,六组反应的总体积也应该相同.A组中硫酸为30ml,那么其它组硫酸量也都为30ml.而硫酸铜溶液和水的总量应相同,B组中硫酸30ml,水为0,那么总量为20ml,所以V9=17.5ml,V1=30ml.
考点:燃烧热、中和热、化学反应速率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其水溶液导电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熔融态导电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固态导电的一定是金属单质
D.固态不导电但熔融态导电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水溶液导电的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A不正确;熔融态导电的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金属单质,B不正确;固态导电的不一定是金属单质,例如石墨也能导电,C不正确;由于共价键在熔融时不能断键,所以共价化合物在熔融时一定不能导电,固态不导电但熔融态导电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针对性强,注重答题的灵活性。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利用举例、排除、逐一筛选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需要学生注意总结和归纳不能熟练运用。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B.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分子中一定含有化学键
D.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这说明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据此可知:A、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A正确;B、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可能是单质例如氢气或是离子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钠等,B不正确;C、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因此分子中不一定含有化学键,C不正确;D、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例如MnO4-等,D不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是反应的先决条件
B.反应物的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C.活化分子具有比普通分子更高的能量
D.如图所示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E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反应物分子间的每次碰撞是反应的先决条件,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要条件,故A正确;反应物分子的每次碰撞不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只有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B错误;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具有比普通分子更高的能量,故C正确;活化能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平均能量之差,图中是E-E1,故D正确.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生成下列化学键,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
A.H-I
B.H-Br
C.H-Cl
D.H-F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