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9 11:17:14
1、选择题 已知N5AsF6是离子化合物,其中阳离子是N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5+具有34个电子
B.N5+中氮-氮之间是以共价键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的化合价为+1
D.化合物N5AsF6中F的化合价为-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氮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每个N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则
共有核外电子:5×7-1=34个,A正确;
是由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几条主要去路
请选用以上数据计算:
(1)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约为??????????????????。
(2)通过光合作用,每年有????????????千焦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每年按365天计)。
(3)每年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6O2)为我们生存的环境除去二氧化碳的质量A。试根据能量关系列出A的计算式。
列式中缺少的数据用符号表示。
A=???????????????????????(千克)。
所缺数据的化学含义为????????????????????????????????????????? ?????????。
参考答案:(1)23.3%
(2)1.26×1018
(3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信息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的含义,水、大气和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都是人们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所以,水循环吸热+大气流动吸热+光合作用吸热。
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计算公式为:
总能量×100%
100%=23.3%
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太阳能转化的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从C(石墨)=C(金刚石)ΔH=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
C.由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向含0.1 mol HCl的盐酸中加入4.0 gNaOH固体,放出热量等于5.73 kJ
D.同一个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的值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的值也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所含能量越低越稳定,金刚石比石墨能量高,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项错误;等质量的硫蒸气比硫固体能量高,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少,故B错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向含0.1 mol HCl的盐酸中加入4.0 gNaOH固体,放出热量大于5.73 kJ,故C错误;。ΔH的值与化学计量数对应,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反应热。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 ΔH1=-571.6 kJ/mol,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Δ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ΔH2大于零
C.该反应ΔH2=-571.6 kJ/mol
D.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 ΔH1=-571.6 kJ/mol,故2H2O(l)===2H2(g)+O2(g) ΔH2=+571.6 kJ/mol,故C项错误;B项正确;该反应与上述反应的反应条件不相同,故不为可逆反应,故D项错误;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能表示个数,故A项错误。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意义及ΔH。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且生成新物质,A、B正确;化学反应不一定能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C错误;任何一个化学变化必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D正确,答案选C.
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