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将ag光亮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插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中,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用蒸馏水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b?g。下列所插物质与铜丝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CO a > b
B.乙醇溶液 a =b
C.NaHSO4 a > b
D.石灰水 a < b
2、填空题 ZnO具有抗菌性,也是重要的轮胎添加剂。工业上由粗ZnO(含FeO、CuO)制备活性ZnO流程如下:

已知此溶液中Fe2+、Fe3+、Cu2+、Zn2+形成氢氧化物的pH如下表:
离子
| 开始沉淀的pH
| 完全沉淀的pH
|
Fe2+
| 6.4
| 8.4
|
Fe3+
| 2.4
| 3.1
|
Cu2+
| 5.2
| 6.7
|
Zn2+
| 6.8
| 9
? (1)实验室中用98%H2SO4来配制100 mL60%稀硫酸所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 (2)写出在A中加H2O2的离子方程式:????????????????????。 (3)向A中可以加入???????????(写化学式)调节溶液pH范围在????????之间;沉淀C为????????。 (4)碱式碳酸锌[Zn3(OH)4CO3·H2O]焙烧制备活性ZnO的化学方程式为????????????????????。
3、填空题 下列两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课程模块的内容,请你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如果两题全做,则按A题评分。
 A.(12分)【物质结构与性质】 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Henry Bragg和Lawrence Bragg,以表彰他们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分析所作的贡献。 ⑴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NaCl、KCl、MgO、CaO晶体结构相似,其中三种晶体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晶体
| NaCl
| KCl
| CaO
| 晶格能/(kJ·mol-1)
| 786
| 715
| 3 401
4种晶体NaCl、KCl、MgO、CaO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⑵科学家通过X射线推测胆矾中既含有配位键,又含有氢键,其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其中配位键和氢键均采用虚线表示。
 ①写出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金属铜采用下列? ▲?(填字母代号)堆积方式。

? A????????????? B???????????? C????????????? D ②写出胆矾晶体中水合铜离子的结构简式(必须将配位键表示出来)? ▲?。 ③水分子间存在氢键,请你列举两点事实说明氢键对水的性质的影响? ▲?。 ④SO42-的空间构型是? ▲?。 B.(12分)【实验化学】 硫酸亚铁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FeSO4·6H2O,又名莫尔盐,是分析化学中常见的还原剂。某化学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来制备莫尔盐并测定硫酸亚铁铵的纯度。 步骤一:铁屑的处理与称量。在盛有适量铁屑的锥形瓶中加入Na2CO3溶液,加热,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记为m1。 步骤二:FeSO4的制备。将上述铁屑加入到一定量的稀H2SO4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并用少量热水洗涤锥形瓶和滤纸。滤液及洗涤液完全转移至蒸发皿中。滤渣干燥后称重,质量记为m2。 步骤三: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NH4)2SO4加入“步骤二”中的蒸发皿中,缓缓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冷却,待硫酸亚铁铵结晶后过滤。晶体用无水乙醇洗涤并自然干燥,称量所得晶体质量。 步骤四:用比色法测定硫酸亚铁铵的纯度。 回答下列问题: ⑴步骤三中称取的(NH4)2SO4质量为? ▲?。 ⑵①铁屑用Na2CO3溶液处理的目的是? ▲?。制备FeSO4溶液时,用右图装置趁热过滤,原因是? ▲?。 ②将(NH4)2SO4与FeSO4混合后加热、浓缩,停止加热的时机是? ▲?。 ③比色法测定硫酸亚铁铵纯度的实验步骤为:Fe3+标准色阶的配制、待测硫酸亚铁铵溶液的配制、比色测定。标准色阶和待测液配制时除均需加入少量稀HCl溶液外,还应注意的问题是? ▲?。 ④该实验最终通过? ▲?确定硫酸亚铁铵产品等级。
4、选择题 为了防止FeSO4被氧化而变质,实验室在配制FeSO4溶液时,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A.铜粉 B.铁粉 C.锌粉 D.Fe2(SO4)
5、实验题 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MgCO3的分解产物为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理尾气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已知:Fe2+与K3[Fe(CN)6]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步骤
| 操作
| 甲组现象
| 乙组现象
| 1
|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 溶解,无气泡
| 溶解,有气泡
| 2
|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
| 蓝色沉淀
| 蓝色沉淀
| 3
|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
| 变红
| 无现象
| 4
| 向步骤3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 红色褪去
| 先变红,后褪色
? ①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 ②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组步骤4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及其验证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实验安全考虑,题图装置还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