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有机合成与推断》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八)

时间:2017-01-15 15:42: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乙基香草醛() 是食品添加剂的增香原料,其香味比香草醛更加浓郁。
(1)乙基香草醛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有乙氧基________、_________?。核磁共振谱表明该分子中有_______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
(2)乙基香草醛的同分异构体A是一种有机酸,A可发生以下变化

提示:a.??RCH2OHRCHO
?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时,此碳原子才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羧基。
A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写出在加热条件下C与NaOH水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乙基香草醛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D()是一种医药中间体。请设计合理方案用茴香醛()合成D。用反应流程图表示如下,请将后面一步的反应条件写在箭号下方,试剂或原料写在箭号上方,中间产物填在下图中的方框内。并写出茴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选择题  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1mol该分子能与含2mol 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
D.该分子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且1mol它能与溴水中的4 mol Br2反应



3、推断题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Richard?F.?Heck)、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Ei-ichi?Negishi)和铃木章(Akira?Suzuki)三位科学家因发展出“钯催化的交叉偶联方法”?而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这些方法能够简单而有效地使稳定的碳原子方便地联结在一起,从而合成复杂的分子,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更多副产品的产生。已知一种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如下:(R、R’为烃基或其他基团)应用上述反应原理合成防晒霜主要成分K的路线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试剂和条件未注明)

已知:①?B能发生银镜反应,1?mol?B?最多与2?mol?H2?反应。?
②?C8H17OH分子中只有一个支链,且为乙基,其连续氧化的产物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其消去产物的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上没有氢。
③?G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④?J分子中有3种不同的氢原子。
请回答:
(1)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B→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G→J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的结构简式:G__________;K__________。
(5)写出所有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包括顺反异构)?
__________。
a.相对分子质量是86?????????b.与D互为同系物
(6)分离提纯中间产物E的操作:先用碱除去D和H2SO4,再用水洗涤,弃去水层,最终通过_______操作除去C8H17OH,精制得E。



4、选择题  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其合成线路几各步反应的转化率如下:

则该合成路线的总产率是(????)
A.58.5%
B.68.4%
C.76%
D.93.0%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1和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1和2互为同分异构体
B.有机物1和2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均可发生消去反应
C.有机物1和2中所有原子均共平面
D.有机物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1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