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整理《化学反应与能量》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1-13 08:57: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3H2(g)2NH3(1) △H=2(a-b-c)kJ·mol-1
B.N2(g)+3H2(g)2NH3(g) △H=2(b-a)kJ·mol-1
C.N2(g)+H2(g) NH3(1) △H=(b+c-a)kJ·mol-1
D.N2(g)+H2(g)NH3(g) △H=(a+b)kJ·mol-1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较新,也很有特色;重在看清图中标识,找准分子,原子变化过程中相应的能量变化。

图中a 为反应物键能之和;
图中b 为生成物键能之和;
图中c 为1 mol NH3液化时放出的能量。
N2(g)+H2(g)  NH3(1)  △H=(a-b-c)kJ·mol-1各项同时乘2得
N2(g)+3H2(g) 2NH3(1)  △H=2(a-b-c)kJ·mol-1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B.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可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滤纸来检验二氧化硫气体的漂白性
D.塑料袋在全球“失宠”,有偿使用成为风尚,是因为塑料袋填埋占用土地,且难以降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纯银器表面不能构成原电池,因为无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因此只可能在空气中发生化学腐蚀而慢慢变暗,故A选项正确;氢氧燃料电池属于化学电源,应用原电池原理,因此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选项正确;酸性高锰酸钾是有颜色的无机物,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使其紫红色褪色,只能证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使有颜色的有机物褪色,发生了非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证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故C选项错误;塑料是合成高分子材料,难以降解,导致白色污染,故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已知:(1)H2(g)+1/2O2(g)===H2O(g) ΔH1=a kJ/mol
(2)2H2(g)+O2(g)===2H2O(g) ΔH2=b kJ/mol
(3)H2(g)+1/2O2(g)===H2O(l) ΔH3=c kJ/mol 
(4)2H2(g)+O2(g)===2H2O(l) ΔH4=d kJ/mo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c<0
B.b>d>0
C.2a=b<0
D.2c=d>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石灰石的分解
B.焦炭和二氧化碳共热

C.铝和盐酸反应
D.氯化铵与氢氧化钡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石灰石的分解、焦炭和二氧化碳共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钡反应为吸热反应,铝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L (s) + a G (g)??b R (g) 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其中压强P1 < P2,由此可判断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a > b
C.G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增大压强,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图像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G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G的转化率增大,因此正反应是吸热反应,A、C不正确。当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G的体积分数越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所以a大于b。由于L是固体,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气体的质量是增加的,所以D不正确,B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